强基固本 凝心聚力

——河南全面推动新兴领域党建提质增效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新征程上,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积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变化、探索新方法,努力把新就业群体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作为“两企三新”党建突破口,把思想引领与凝聚服务结合起来,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让党的温暖可感可及,持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聚焦固本,让组织强起来。健全工作体系。根据新兴领域发展变化,将相关行业管理及监管部门、群团组织纳入省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成员单位由11家调整至27家,明确工作职责,优化工作制度。指导18个市级、104个县级“两新”工委学习用好成熟经验。批复设立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省级行业(系统)党委达到18家,形成“‘两新’工委—行业(系统)党委—‘两新’组织”逐层辐射、直达终端的工作体系。发挥行业部门作用。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要求,推动有关行业部门把抓党建职责写入“三定”规定,促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印发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结合年度述职评议,推动行业部门结合业务抓好落实。提升“两个覆盖”。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推动党的组织应建尽建,用“铁打的组织”兜住“流动的党员”。加大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党建工作指导站力度,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扩大党的工作覆盖。目前,全省新业态企业建立工会7660家,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01.8万人,建立新兴领域妇联组织1960个。

聚合资源,将服务融进去。升级服务阵地。新建、升级改造1051个“暖蜂驿站”“骑手之家”等综合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立城区型“司机驿站”48处、高速服务区“司机之家”189个,建设集党务、政务、法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的“老家河南·暖心驿站”,对“司机之家”进行迭代升级。出台《“河南跑男”人力资源品牌建设方案(2022-2025年)》,支持建设50家“河南跑男人力资源品牌培训基地”,每个基地省级奖补50万-120万元。加大权益保障。畅通诉求反映渠道,线上探索新兴领域人民建议征集“直通车”,线下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诉求收集、办理、反馈机制。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列入全省人社系统年度十个专项工作,开展新业态用工“法治体检”,组建“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志愿团”,推动平台企业合法规范用工。建设一站式劳动纠纷调解中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90余起。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开展货车“平安守望”行动,推动高速公路领域160对高速服务区购买“车货无忧”公众责任险,开展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签约率达93.1%,优先保障基层快递网点人员参加工伤保险。解决急难愁盼。洛阳市建设骑手友好街道和友好社区,解决“骑手进门难”问题。开设“骑手食堂”“暖新食堂”,解决新就业群体就餐不便问题。推动菜鸟集团“鸿雁急救侠”公益项目在全国率先启动,在园区配置心脏除颤仪器,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关注快递员身心健康。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同步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评价,持续选树“最美快递员”“最美货车司机”等,授予121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省、市、县三级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新就业群体社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不断提升。

聚力引领,把作用带出来。加强政治引领。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向新兴领域覆盖延伸,分别印发学习通知,举办宣讲报告会,开办“青社学堂”“青年夜校”,探索推广“智慧党建”做法,搭建“云支部”,建设网上党群活动阵地,以点带面推动新兴领域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党建融入发展。在全省互联网企业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激发互联网企业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力,全省“三有”非公互联网企业党员数3人以上197家,建立党组织189家,61家重点企业实现全覆盖。把园区、企业党建纳入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创建考核指标,现有示范基地国家级8家、省级96家,示范企业国家级4家、省级324家。梳理全省28个产业链重点企业,积极探索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建引领产业链发展工作,着力把组织动能转化为发展优势。参与基层治理。引导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担任网格信息员,收集上报安全隐患、治安线索等各类问题,搭建“民情前哨”,通过“随手拍”、12315热线等途径,助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文明交通、平安建设、反诈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就地化身为城市基层治理“合伙人”,增加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内容由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王子锋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