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聚焦新就业群体党员作用发挥,将基层党组织阵地延伸到新业态最前沿,服务触角拓展到外卖配送员和快递员群体中,以增强组织引领力带动新兴领域党员群众为基层治理增效,为加强新业态党建工作、推动新就业群体有效融入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方联动“建个家”
按照“重点区域单独建、党群阵地联合建、爱心商家挂牌建”等方式,城东区打造32个“夏都红骑手”驿站,辐射600余名新就业群体,累计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提供充电供水、站脚休息、政策咨询等服务3000余次。
驿站外,换电柜和专属停车位尤为显眼。东蜂外卖党支部书记冯月茜介绍:“以前的外卖配送员取餐时停车秩序乱。针对这个老大难问题,城东区协调交警、城管、市场监管、商场等相关单位在商场路边划分了骑手专属停车位,协调配套换电柜,一次性解决了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周边的交通秩序也井然有序了。”
驿站虽然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休息、读书、充电、躲雨、避风的“温馨港湾”。“这里停车、取餐很方便,电动车没电了能就地换电池,等餐期间还有个歇脚喝水的地方,感觉我们以前像蒲公英一样在城市里飘荡,现在有了落脚的地方,大家休息的时候更愿意聚在一起。”一名外卖配送员说。
整合资源“解点愁”
“新就业群体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要覆盖到哪里。”城东区坚持将组织关怀送到新就业群体最需要的地方,让新就业群体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驿站内,有一面东蜂外卖党支部“微心愿墙”,上面都是骑手对生活的美好愿景,针对很多外卖配送员反映的婚恋需求,城东区组织总工会、团委等单位举办相亲联谊活动,进一步为广大新就业群体单身青年搭建沟通、交流、互动的平台。
结合外卖配送员工作强度大,在雨雪天气中工作时间长等特点,城东区积极对接,为外卖配送员量身打造爱心体检套餐,为大家发放免费体检卡,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党组织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城东区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城市温度,我觉得做一名小哥也是值得自豪的职业。”来自美团的外卖配送员感慨地说。
共建共享“出份力”
针对外卖配送员规模大、流动性强、活动范围广的特点,城东区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到服务区域的街道、社区报到备案制度,为外卖配送员赋予新身份,引导越来越多的“小蜜蜂”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投身到城市治理过程中,发挥先“蜂”作用。
城东区通过建立外卖配送员“随手拍”微信群,鼓励大家在工作途中发现问题及时发布到群内,通过构建“发布—审核—积分—兑换”闭环机制,设置“暖心礼包”“星级礼包”,年底对积分较高的外卖配送员进行集中表彰,用榜样力量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基层治理队伍,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流动网格员”。
城东区还从辖区选拔100余名外卖配送员担任“食安哨兵”,为其开展专题培训并发放聘书和工作证,共同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一位颜姓党员外卖配送员,在送餐时发现一家商户后厨卫生不达标,在送餐时特意告知客户,并及时反馈市场监督管理局,有效进行督促整改。
“现在,党支部在凝聚新就业群体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社区报到的新就业群体越来越多了。我们找到组织后,也有了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大家都希望能够参与志愿服务,主动为基层治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被聘任为“流动网格员”的外卖配送员刘阿龙说。
(本报通讯员 韩延路)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