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街道聚焦“家门口微民生”服务行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探索“一核引领、双线融合、三步议事、一事一策”的“1231”工作法,广纳民情民意,办好民生微实事,让“微民生”跟着“大民声”走,共筑幸福美好生活。
“一核引领”集民智。坚持“党建引领、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原则,搭建了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8个村(社区)负责的“1+8”民情协商小组体系,人员涵盖街道分管领导、村(社区)干部、党员代表、网格员代表、村(居)民代表、“两企三新”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等群体,广泛收集社会各领域代表“金点子”,并围绕民情民意出谋划策,推动民情民意实实在在转化为实际行动。
“双线融合”寻民情。依托“8+43+259”(8个村社区、43个一般网格、259个微网格)的“大同小微·微网实格”治理架构,构建起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民情民意征集体系。线下“一格一建”,成立串串门、聊聊天、记记事的43支“网格帮帮团”,依托小区党群服务站等构建民情民意常态化搜集矩阵,开展亭议会、民情茶馆等系列活动,下沉式收集居民需求;线上用好“小陈在线”服务热线、微信群等,聚焦养老托育、便民服务等群众身边、可视有感领域,鼓励居民自主反映民情民意,线上线下征集居民建议。
“三步议事”顺民意。依托“1+8”民情协商小组体系,实现民主恳谈交清单、群众勾选表意愿、民主议事定方向的“三步议事”,即围绕收集的民情民意,民情协商小组通过召开恳谈会形式,商议形成民生微实事初步清单并发动居民进行勾选,民情协商小组就群众意愿表达情况召开议事协商会进行讨论,共商共议形成“爱心座椅”助老服务、安全充电管理服务、“照亮回家的路”服务项目、便民小站服务项目、青少年身心成长赋能服务5项民生微实事。
“一事一策”暖民心。坚持“以民意议民事、以民智见实效”,将议事协商贯穿民生微实事全过程,召开街道党工委会议就民生微实事清单商议形成项目方案,组织群众等各类代表列席并征求项目实施的具体意见建议,形成《便民小站服务项目细化方案》等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如针对辖区老年人反映的爬楼梯费力、歇脚座椅较少等诉求,确定安装爱心座椅,并就座椅安装位置与样式征求居民等各领域相关代表意见,商议形成《大同街道“爱心座椅”助老服务细化方案》,确定在14个小区安装700把楼层折叠座椅和200套室外休闲座椅。
(内容由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王子锋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