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走在广东省台山市台城街道南塘社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五星红旗与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成趣,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周边居民的积极参与。
台山市坚持党建引领,综合考量房屋建筑形态、居民群体特征、辖区资源禀赋三个维度,将18个城市社区进行分类治理,通过联育、联动、联议,推动治理资源和服务供给精准匹配,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
展现文化底蕴
台城历史文化街区拥有40多条连片骑楼街、1000多幢骑楼,这些大多兴建于100多年前的建筑是台山居民、华侨重要的城市记忆。南塘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联动多方力量,创新“勤走访+齐智慧+共参与”的工作方式,在做好产权排查的基础上,招募骑楼“托管人”,发动专业队伍做好建筑养护、历史研究工作,发掘梳理骑楼背后的人文历史脉络,为每栋骑楼建立专属智慧ID,实现骑楼故事“云端”随时看。
在台山城市主干道,经常会看到刻有“新宁号”“文旅号”醒目字样的复古铛铛车。为了让更多游客领略文化魅力,复古铛铛车串联起台城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主要的旅游景点、城市地标,打造集文化体验、曲艺品鉴、商业购物于一体的旅游观光路线。
“我们对接文旅公司,打造旅游观光线路,通过开展曲艺表演、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培育‘我是传统建筑讲解员’志愿服务队伍,全面展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深厚底蕴与蓬勃发展的活力。”南塘社区党委书记刘瑛说。
做好贴心服务
面对老旧小区服务配套不足、居民需求多样的问题,台山市以破解“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的急难愁盼为突破口,为居民提供周到服务。
台城街道环南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长者膳堂,为重点群体提供就餐服务,并延伸拓展养生健康、送诊上门、棋牌娱乐等助老服务;针对“双职工”家庭反映的“托管难”问题,开设美术、音乐等公益课程和“小小网格员”职业体验等特色课程。
“我住在这里30年了,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党和政府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我们也要积极响应。”退休老党员曾艮香2021年开始担任志愿楼长,协助社区开展宣传政策、信息采集、应急处突等工作。近期,针对大多数居民对公共楼道存在的玻璃、窗框破损隐患的担忧,曾艮香和其他志愿楼长持续走访动员居民,并代表居民向社区“两委”反馈意见,最终对破损的楼道窗户进行了全面维修更换。
实现多方共治
党组织建好建强了,社区工作就有了“主心骨”。今年以来,台山市在实现住宅小区党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强化党组织对业委会的指导,优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民主决策、评议监督等机制,定期召开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等,实现多方共治。目前,台山市93个住宅小区已成立76个业委会、11个物管会。
前不久,台城街道侨光社区东方名城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广泛征集居民“金点子”,科学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处,并建设挡雨棚,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侨光社区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统筹“双报到”单位、社会组织、辖区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等资源,探索“小区有需求、服务全响应”的区域化党建工作路径,健全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和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区治理与物业联建“同频共振”。
(本报通讯员 陈艺锋 谭丽娉)
(责编:王子锋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