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准确把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创新“453”工作法,全力打造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升级版。
健全“四个体系”
有序衔接抓统筹
完善传导有力的责任体系。理顺“两新”工委、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党委、属地党组织之间的职责边界,配强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行业党委领导班子,明确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行业党委书记。压实部门“管行业就要管党建”责任,将党建工作作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压实属地兜底管理责任,推动党员货车司机到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备案,就近就便参加党组织活动。
构建运行有效的联动体系。由省委组织部、省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在强化流出地、流入地“责任共担”,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基础上,今年再次联合省交通运输厅、贵阳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等15家部门组建满帮集团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联合指导组,集中现场办公、实地蹲点指导,巩固拓展满帮集团货车司机群体党建试点工作成果,研究制定纵深推进满帮集团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十五条措施”。
健全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通过“平台系统找、双向比对核、精准动态管、优化设置建”方式,动态更新全省货车司机群体党员台账。目前,贵州现有货车司机23万人,其中党员货车司机4990余人。本着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原则,跟进调整企业党组织104个。结合户籍地、居住地、集散地和货运线的情况,优化调整流动党员党支部209个。
夯实担当有为的保障体系。在省交通运输厅增设行业党建工作处,组建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建服务中心);成立贵阳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建服务中心,推动省、市、县行业党委实体化运行,扛起“谁组建、谁管理”责任。强化行业党建工作经费保障,从党内激励关怀资金等渠道划拨经费,保障流动党员党支部工作运转、活动开展。
聚焦“五个提升”
强基补弱提质效
紧扣基层基础“强双基”,围绕“黔进先锋·贵在行动”总载体,实现“五个提升”。
配强支部书记,提升组织能力。制定党支部书记履职要点和任务清单,从交通运输部门选派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186名。全面分析研判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广泛征求党员货车司机、平台企业、主管部门等多方意见,优化调整40名党支部书记。从交通运输部门选派22名党员干部担任满帮集团流动党员党支部“第一书记”。
建强党员队伍,提升从业本领。依托全省209个“红色黔线·云支部”微信群,定期发布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学习资料,组织党员货车司机开展“云学习”。制定流动党员党支部管理办法,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协同联动。在货运平台APP发布“党员征集令”,及时掌握新注册司机信息。
优化“司机之家”,提升服务水平。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园区、货运集散地、龙头企业等党群服务资源,开展“司机之家”功能提升行动,持续优化“司机之家”,让货车司机停车更安全、学习更方便、就餐更实惠、洗漱更便捷。开展“一车多方”结对共建,推动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经营业主等单位党组织与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强化联系服务,提升工作覆盖。充分发挥党员货车司机政策宣传员、诉求收集员、情况反馈员、从业监督员的作用,优化“1+N”联系服务货车司机群体机制,通过1名党员货车司机联系与本人联系较多、关系密切的N名(5名以上)非党员货车司机,已覆盖货车司机2.7万余人。
推动融合发展,提升党建质效。严格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企业党组织与管理层共学共商,重大事项党组织前置审议研究会商,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鼓励党员货车司机建言献策,提升党员货车司机融入企业健康发展的参与度。
发挥“三个作用”
关爱凝聚强动能
发挥权益保障作用。建立组织、公安、网信、司法、交通等20家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保障合法权益。畅通“货车司机—党员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联席会议”诉求直通车,形成“司机点单、党委派单、部门接单、组织督单、平台晒单、司机评单”的诉求办理闭环管理机制。
发挥关爱凝聚作用。坚持党建带工建,建立省、市、县三级行业工会、货运企业工会125个。结合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党员货车司机1.6万余人次,向困难货车司机发放慰问金270余万元。启动4000名货车司机免费移动体检工作,深化“万里无忧”“爱心助学”“四季送”等帮扶救助活动。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用先进典型引路,统筹交通、公安、工会等部门资源,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广大货车司机合法营运、文明行车、安全驾驶,用实际行动维护行业发展。开展“我为家乡做贡献”活动,引导党员货车司机争当家乡“宣传员、信息员、销售员”。开展“最美货车司机”等评选推荐活动,1名司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名司机荣获全国“最美货车司机”,党员货车司机游德祥荣获全国“十大最美货车司机”称号。
(本报通讯员 罗杰)
(责编:王子锋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