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

党建引领 有形有效推动“两个覆盖”

辽宁省聚焦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谁负责、党组织怎么建、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精准发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将新就业群体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工作合力

新就业群体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方面与人们的生活离得很近,一方面就业方式灵活、流动性很强。“我们能感受到新就业群体越来越庞大,但涉及人数、分布、有没有党员等情况,找不到一个主管部门可以说清楚。”辽宁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道出工作之初的困扰,“所以,我们顺着‘流动链条’搭架构,做好顶层设计,牵动各地各部门通力协作。”

为破解“看得见、管不着”问题,辽宁省认真落实中央组织部、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十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中央组织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联合各行业管理部门印发省级贯彻落实意见,联合省委组织部印发《辽宁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切实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联合省委编办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职责写入省委网信办、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三定”规定,并同步写入14个市、100个县(市、区)有关单位“三定”规定。

在流动群体中建好党组织

奔跑在路上、工作在“云”上,按照传统方式在平台企业里设立党组织难以奏效。如何在流动性强的群体中建好党组织?“我们通过属地、行业、企业三方携手,沿着能触及新就业群体的工作链条,让党组织‘扎根’、党员‘归队’。”辽宁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辽宁省各地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把流动党员“拢”起来。

辽宁省逐步完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召开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会,落实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省、市两级全部建立互联网、快递物流行业党委。加强对重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联系指导,推动阿里巴巴本地生活集团(沈阳)党支部挂牌成立,推动辽宁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实现属地管理。针对货车司机跨区域流动特点,指导省交通运输厅成立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建立市级交通运输行业党委16家,实现了市级行业党委全覆盖;开展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专项调研摸排,依托交通运输部门、平台企业、货运集散地分类推进17.8万名货车司机群体、4100多名流动党员党建工作,在重点地区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136个。目前,全省共有外卖配送企业227个(含总部企业、总部企业在辽分支机构、加盟企业、合作企业),从业者共计2万多人,针对外卖配送员群体人数多、流动快特点,指导推动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分别成立“小个专”综合党委(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加强对外卖配送员群体的思想引导和服务管理。

探索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途径

“先锋骑手”“红色速递员”“党员先锋车队”不断涌现,党员打头阵、作表率,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辽宁省多地紧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探索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途径,推进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聚焦如何“起作用”问题,辽宁省下发《关于印发〈辽宁省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十一条措施〉的通知》,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印发《2024年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切实保障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隐患。指导各地建好用好4810个“爱心驿站”“司机之家”,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使用率。注重发挥新就业群体工作覆盖区域广泛、贴近社情民情优势,推广以党员为骨干组建志愿服务队、发动党员担任网格员等做法,组建316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吸收2500余名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在参与基层治理、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报通讯员 黄茂源)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