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切口、大牵引”为工作导向,努力把城市治理得像绣花一样精细
河北省秦皇岛市通过“组织建设贯穿全域、思想发动贯穿全员、社区治理贯穿全网、为民服务贯穿全程”的“四贯穿”工作做法,串起新时代秦皇岛基层治理的“幸福链”。
组织建设贯穿全域,筑牢“桥头堡”
秦皇岛市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依托“全域党建”引领“全域治理”。
将全市23个街道186个社区划分成1485个网格,设立网格党支部和党小组1500余个,确保“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民生服务在网格中办理”。今年以来,通过“小院议事厅”“网格议事厅”等多种形式解决各类民生问题7000余件。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党建联盟,累计举办公益性活动60余场次,惠及百姓群众1400余人次。同时,大力开展“党徽戴起来、身份亮出来、形象树起来”活动,鼓励“五老”人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战士)走进社区,切实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思想发动贯穿全员,凝聚“向心力”
秦皇岛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发动社会力量上下功夫求实效,努力实现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依托“爱新阵地”,先后选聘210名优秀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担任基层治理信息员、食品安全监督员、政策信息宣传员,引导他们参与异常情况预警、突发情况直报、社区民意传递、食品安全问题监督等工作。同时注重提升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创建“福分”超市、商业联盟等应用场景和激励政策,对达到一定积分的居民实行购物、物业缴费、停车等方面奖励优惠,从小处着手强化文明行为的引导,切实以“小积分”推动“大治理”。积极发挥燕山大学等驻秦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人才优势,组织开展“大学生进基层”社会实践活动,采取“群众点单、学生认领”的方式,形成了党组织“穿针引线”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明社区共建的良好氛围。
社区治理贯穿全网,提升“精细化”
秦皇岛市以“小切口、大牵引”为工作导向,努力把城市治理得像绣花一样精细。
山海关区古城街道坚持“五线”工作法(坚持党建线、健全自治线、发动志愿线、壮大群团线、延伸服务线),成立议事协商、困难帮扶等特色党小组9个,设置党员示范岗36个,通过“分层议事,分级联管”的管理模式,协商解决小区门岗管控、环境消杀、垃圾清运等78项问题;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全区视频监控资源5900余路,建成打通区、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的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真正实现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着落”“排查上报有渠道、办理处置有留痕、工作全链条闭环”的目标。
为民服务贯穿全程,彰显“为民情”
秦皇岛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打造“红色驿站”特色服务场所,真正实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职工休息室、爱心商家等资源,建立爱“新”驿站,配备饮水机、医药箱、红色书刊等物品,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提供贴心服务;联合康养企业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康复指导等“菜单式”服务,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充分考虑秦皇岛作为旅游城市的特点,在浴场、景区等游客密集区域设置便民服务站,组织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应急救援、秩序维护等服务,让游客“渴了有水、累了有座、下雨有伞、小病有药、迷路有图”。
(作者单位为河北省秦皇岛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子锋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