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事大家议 “烦心事”众人解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句出自《淮南子·主术训》的古语,强调只要集中大众的智慧,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在此基础上,安徽省淮南市提出“众智汇”的基层协商理念,聚焦“谁来协商”“在哪协商”“怎么协商”三方面,以多维度、多角度、多样化的方式,引导群众有效开展议事协商,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为解决好“谁来协商”的问题,淮南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党建引领作为主线贯穿议事协商始终,重点发挥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物业管理等专业力量作用,开展专项领域议事协商。探索“党组织+物业服务+网格”管理模式,吸纳村(社区)能人、“五老”人员、民警等进入网格员队伍,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团组织负责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驻村(社区)法律顾问等力量,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共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建设电动车车棚的难题!”家住寿县寿春镇四季雅园小区的居民感慨道。不久前,依托“柳下说事”议事协商平台,居民反映的电动车充电难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为让居民随时随地开展议事协商,解决好“在哪协商”的问题,淮南市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区架空层、凉亭、长廊、广场等场所,设立议事厅、议事亭、议事角等三级议事场所,将议事协商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寿县隐贤镇隐贤村地处老镇区,住户较多,矛盾时有发生。隐贤镇挖掘“编笆接枣、锯树留邻”的道德内涵,实施“留邻”工作法,依托乡村综治中心,建设“留邻”调解室,落实“传统文化感染、当面锣对面鼓、你我各退一步、合情合理合法”矛盾调解方法,建立由“两代表一委员”“五老”等力量和法官、检察官、民警、律师组成的“留邻”调解队伍,推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提升协商制度化水平,解决好“怎么协商”的问题,淮南市委社会工作部印发《关于建立党组织领导的“众智汇”村(社区)党群议事协商机制的通知》《关于建立“留邻”工作机制,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效能的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城乡社区协商的原则、内容、主体、形式、程序、成果运用等,完善“收集问题—民主议事—集体决策—意见办理—公开监督—群众评价”六步议事协商流程,形成工作闭环。

(本报通讯员 李霄)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