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下好“机制优先”先手棋、做实“环境优先”关键点、打造“生态优先”新体系,塑造“盐议睦邻”议事协商品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五群善治”(归集群众意见、发挥群众智慧、汇聚群众力量、回应群众诉求、广纳群众贤才)重点任务,打造“盐议睦邻”议事协商品牌,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下好“机制优先”先手棋,建强上下贯通“纵横网格”。制度先行。聚焦民生实事、社区治理难事、群众反映急事问题,以《嘉兴市“睦邻议事亭”建设的工作方案》《海盐县城市社区议事协商工作指引(试行)》等制度为工作指导,编制形成《睦邻客厅建设管理服务规范》《睦邻议事集》,实现议事协商工作制度化设计、规范化改进。体系先行。明确县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指导、县政协协同配合、镇(街道)兜底管理、社区联动推进、小区试点运行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纵向搭建“镇(街道)政协联络室—社区睦邻客厅(协商驿站)—小区睦邻议事亭”三级议事体系;横向构建社区“两委”、网格、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格局,同向发力、合力攻坚。试点先行。深入总结推广武原街道天宁寺社区“天宁评谈”议事协商优秀经验,按照示范先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打造25个村(社区)、28个小区议事协商示范点,以点带面探索议事协商新机制、新载体、新形式。
做实“环境优先”关键点,打造畅谈畅行“多维场景”。拓展议事阵地畅行。结合社区公共服务用房综合利用,从社区到小区、从室内到室外,积极挖掘小区配建的社区公共服务用房、物业活动空间、室外凉亭、休闲长廊、集散广场等资源,按照有标识、有规约、有清单、有管理的“四有”标准,打造“睦邻议事亭”“睦邻议事厅”“睦邻议事廊”“睦邻议事角”等,形成集政策宣传、民主议事、服务群众等于一体的睦邻微阵地。规范议事协商畅谈。编制《睦邻议事十条》《睦邻议事“五议五不议”》,采取“会场+现场”“固定+机动”“线上+线下”等方式,讨论协商解决日常收集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意见或问题,形成民意调查“提”事、征询意见“谋”事、公开透明“亮”事、回访调查“审”事、村(居)民代表表决“定”事、全程监督“评”事的“六步”议事协商机制。抓好议事服务畅心。围绕发挥网格党支部作用、营造睦邻议事友好氛围、开展睦邻议事系列活动等工作,共抓治理难点、共议重大事项、共享信息资源,各社区广泛开展的“睦邻节”“红色物业”“商家联盟”等品牌示范效应逐步凸显。
打造“生态优先”新体系,推动睦邻议事“双向联动”。拓宽诉求渠道。建立“线上+线下”诉求收集办理机制,线上用好网格微信群,贯通“浙智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民呼我为”等数字化平台数据,收集意见建议998件,转化率达100%。线下用好睦邻议事阵地矩阵,深化“睦邻客厅”与政协“请你来协商”“协商驿站”平台相衔接机制,收集到的诉求分门别类,推动问题即时即办。赋能议事蓄力。实践“未议先学”,针对切身利益事项,律法先行、政策保障,促进议题内容更合理、议事过程更流畅。探索“未诉先议”,针对风险隐患、矛盾问题,提前介入、主动协商,促进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创新睦邻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等作用,整合社会力量,结合居民需求建议,将绘本阅读、反诈宣讲、公益电影、移动银行、共富产品展等10余种服务纳入服务清单,将空巢独居老人敲门行动、“窗帘行动”、小区“一勺米 百家粥”公益志愿行动等纳入睦邻友好清单,引导居民积极参与邻里互助,累计开展小区活动300余次。
(作者单位为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