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联结”提升治理质效

王伟

以“共同缔造”激发治理动能,通过“清洁家园”共创美好生活

湖北省咸宁市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强化“四个联结”,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形成干群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的共治局面。

强化“组织联结”

与群众“共商共谋”

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建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市共设立2100个村湾党支部和7184个楼栋党小组,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紧扣“清洁家园”这个群众可感可及的小切口,结合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与群众一起拿主意、想办法、做事情。通过开展村湾夜话、屋场连心会、圆桌会议等活动,梳理解决问题,全面凝聚“清洁家园”行动合力,实现村湾、小区环境美化。目前,全市共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清洁家园和人居环境整治活动18万人次,发动近3500名党员义务担任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管理员。

强化“利益联结”

与群众“共筹共建”

充分发挥村湾理事会、村民(小区)议事会、小区自管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激发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主人翁”意识,全面清理和整治“三堆两垛”“三乱”现象(即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在农村,聚焦厕所、污水、垃圾整治三个方向,支持农户利用废弃砖石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在社区,结合文明城市建设,以“万人洁城”活动为载体,集中清理卫生死角。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主体”结合,灵活运用“五个一点”方式(即市县奖补一点、乡镇筹措一点、能人捐赠一点、群众收取一点、社会力量投入一点),着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资金难题,市级落实“共同缔造”奖补资金380万元,引导各县、市、区投入资金4500余万元,全部用于“清洁家园”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政府、群众、社会共筹共建的工作格局。

强化“责任联结”

与群众“共治共管”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各县、市、区由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庄清洁行动指挥长,将每月支部主题党日确定为“清洁家园”行动日,每周五确定为爱国卫生运动日,引导公益性岗位、“两企三新”、行业协会商会、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乡镇(街道)守土尽责,职能部门履职担当,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合力。充分利用党员联户制度,通过划分责任区的方式,明晰管护责任,对所在责任区进行包保负责。党员带头负责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带动联系农户一同打扫,由村湾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督办,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和共治共管责任体系,推动城乡人居环境实现从“一时美”到“持续美”。

强化“情感联结”

让群众“共评共享”

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关于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的倡议书》,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全市进村入户宣传教育178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3.5万份,电视、广播宣传6000余场次。常态化开展“十星级文明家庭”评选、“最美庭院”评比、绿地领养等活动2100余场次,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制定《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方案》,落实公示榜、积分榜、光荣榜“三个榜单”制度,建立环境卫生激励约束机制,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热情,实现群众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作者单位为湖北省咸宁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