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架起“连心桥” 解决“新”问题

诸暨市暨阳街道大桥社区续写“民情日记”在“枫桥经验”发源地的新故事,聚焦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开好“连心桥”民情议事会,定期协商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将社区打造成为新就业群体“歇有场所”“学有载体”“问有回应”的美好家园。

“对我们来说,最烦恼的就是寒暑假和周末,要接单就没法带孩子。”大桥社区商圈密布,聚集着众多新就业群体。社区暨阳南片区网格员宣刘婷在网格内走访时,租住在辖区的美团外卖配送员吴光亮向她反映了这个问题。宣刘婷当即将该问题记录在自己的“民情日记”本上。“在收到该问题后,我们对辖区内新就业群体进行了多轮走访。收集大家的想法和需求,并组织召开了‘连心桥’民情议事会协商解决,最终决定开办‘大桥有礼·新苗乐学’暑期候鸟班,为新就业群体的子女提供全天候托管服务。”

“大桥有礼·新苗乐学”暑期候鸟班,由“连心桥”民情议事会各成员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由在职党员教师每日带班教授文化课、辅导暑期作业,商圈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绘画、音乐、口才演讲等兴趣课,消防救援大队、交警大队、城中派出所等成员单位负责交通、消防等安全教育课程,社会组织及志愿者提供全天候照料服务,做好每日后勤保障。“我们通过‘民情日记’不断实现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开设暑期候鸟班解决新就业群体的‘带娃愁’,搭建‘骑士驿站’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驻足歇脚的场所,为他们开展困难家庭政策咨询等帮扶,真正让其在参与社区治理中感受‘家’的温暖。”大桥社区党委书记宣眈宇说。

(本报通讯员 姚岳斌)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