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方式、拓展志愿服务内容、深化志愿服务效果,让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民生改善中发挥更多作用。“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在江岸区蔚然成风。
强化党建引领“向心力”
强壮志愿服务“枝干”
江岸区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推行“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健全“区志愿服务总队—街道志愿服务分队—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小区志愿服务小队—楼栋志愿服务小组—党员志愿者骨干”六级架构,推动志愿服务延伸到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商业街区等领域,全覆盖组建志愿者队伍1300余支,发展志愿者27万余人,构建起区、街道、社区上下联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域覆盖的志愿服务体系。
落实党员志愿者“双报到”制度。8000余名党员志愿者活跃在社区治理最前沿,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全面收集解决群众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等各方面的需求7400余个,推动 “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成为常态。
注重在优秀志愿者中培养发展党员。建立“居民—志愿者—党员—党小组长—支部委员—支部书记”培养链条,通过“一月一学习、一月一培训、一月一交流”等方式,为各类志愿服务注入“红色血液”。今年以来,共发展100余名优秀志愿者入党。
增强社区治理“凝聚力”
绽放志愿服务“繁花”
江岸区将志愿服务作为社区治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凝聚社区多方共治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推行“志愿服务+三方联动”。吸纳物业服务企业员工为志愿者,组建472支专业物业服务团队,推选1595名服务意识强、作用发挥好的居民志愿者作为业委会成员,建立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公司三方联动工作机制,通过“日碰头、周例会、月听证”的方式解决社区治理中的疑难问题。
推行“志愿服务+联合调解”。整合辖区派出所民警、专业律师、金牌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志愿者资源,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探索“志愿服务+共同缔造”。坚持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打造“绿色驿站”“共享空间”“公益集市”等易参与、好上手的“小而美”项目,发挥规划、改造、修理、维护等方面的“能人”志愿者技能优势,带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幸福美丽家园建设。
提升服务群众“行动力”
结出志愿服务“硕果”
江岸区坚持“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在哪里”,让志愿服务嵌入百姓生活。
关爱服务“五必访”。百步亭社区率先响应全国“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带动全区20多万名志愿者投身“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通过“五必访”,对重症、残疾人、困难家庭、高龄老人、特殊人员等采取结对包干服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问题诉求“全收集”。充分发挥网格中的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作用,通过群众“点单”、网格员“收单”、志愿服务队“核单”形式,做到“问题诉求全收集、工作力量全进入、分级分类全处理、服务过程全评价”,推动在网格满足居民需求、在网格办好民生实事。
文体服务“天天有”。坚持“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民俗节庆、群众文体、道德讲堂、文明创建、亭台文化等六类志愿服务活动, 打造“5分钟文体活动圈”。坚持“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擦亮“文艺轻骑兵”“肖琴声乐工作室” “铁肩志愿服务队”等品牌项目,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作者单位分别为湖北省武汉市委社会工作部、武汉市江岸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子锋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