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三推三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着眼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实践形成“三化三推三优”工作机制,着力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三化三推三优”工作机制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突出“三化”,加强网格化管理

网格划分科学化。将全区107个城市社区、35个村转社区划分为504个基础网格和469个专属网格(在周边医院、学校、商圈、企业等区域划分的网格),延伸“片区—小区—楼栋—单元—家庭”链条,实现无缝“链”接、全“网”覆盖。

力量融合多元化。按照“一格一长多员”模式,构建行政、专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参与的共治队伍体系,建立“网格长—网格员—街道科室联络员—部门联络员”专职联动队伍,吸纳18个部门3100余人进网入格,实现网格联动事件处置时间由5天缩短为3天。以项目带动、活动聚力、社区“双报到”等方式,让行政、专业、社会三方面力量进网入格,不断充实网格力量。

阵地打造多样化。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原则,将区域相连、民情相近的4个至8个社区进行整合,规划并建成服务阵地面积超1000平方米的中心社区。同时,聚焦社区阵地资源不足、规模不够等困境,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或小区党群服务站,在中心社区探索实现多站融合,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打造“移动网格”工作站,依托辖区108个“莲心港湾”红色驿站,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移动网格员”提供休息休闲、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引导他们参与基层治理。

发力“三推”,动员多方参与

推行自治服务。针对购买物业服务意见难统一的老旧小区,结合桃园路等街道辖区国有企业聚集、离退休党员居多的实际,鼓励社区党组织积极探索设立自主物业服务中心,并引导发动离退休党员、小区居民成立志愿服务队,形成具有辖区特色的居民自治模式。

推行延伸服务。在小区分布零散、住户少、困难群众较多的环城西路等街道,动员辖区保洁公司承接小区清扫保洁工作。在达不到社会化物业进驻标准的小区,社区党组织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志愿者、家政公司、市政公司等组建为民服务专业队伍,负责提供维修、绿化、安保等延伸服务,优化成本的同时提升小区服务水平。

推行“订单”服务。根据居民个性化需求,在青年路和红庙坡等街道辖区创新推出“360物业服务超市”,采取“居民下单—社区派单—物业公司接单—居民评单”方式,精准回应群众需求,真正实现“民一呼、我就应”,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通过探索推行“三类服务”,改造后的338个老旧小区实现了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

紧扣“三优”,强化作用发挥

优化保障机制。聚焦“选优、育强、严管”目标,健全“进出有通道、履职有目标、考评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的“五有”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推行“商居联盟”,将450余家各类商户、商圈群体纳入网格化管理单元,通过积分兑换方式对网格员、网格志愿者进行激励,实现政企良性互动。

优化处置机制。用好“街呼区应、全域联动”工作机制,根据事件复杂程度和处置权限,将事件划分为6类3个等级,实施分级分类办理。建立健全“网格采集、社区响应、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综合评价”闭环流程,进一步提升网格运行效能、强化作用发挥质效。

优化效能机制。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整合重构网格职能,制定6类38项准入事项,确保网格职责清晰、运行有序,切实为基层减负。建立“区级统培、街道自培、专业业务联培”机制,持续为社区工作者赋能“充电”,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培训20余次。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子锋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