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经常举办活动,有小朋友感兴趣的非遗课程,也有企业思想碰撞的沙龙,还有心理健康课堂等,很受居民群众欢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郊街道仇毕社区党委书记曹晓莉说。鄞州区仇毕星悦社区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商业化“社企联建”制度,激活运营创造力,24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综合体成为满足周边居民多元化需求的“新空间”。
在宁波,社区社会企业已经有26家,为居民开展多元服务。社区社会企业以有效追求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持续用商业手段提供产品或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增强社区发展活力。当前,宁波将发展社区社会企业作为“强社惠民”集成改革的重要手段,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社区发展内生动力。
社区社会企业以空间换资源,吸引专业人才入驻,开发便民惠民项目。
“这里收费合理,又在家门口,把孩子放在这里,我很安心。”居民小张对家门口的托育园非常满意。2024年3月,欢乐海岸社区友社生活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友社公司”)成立,运营2900平方米的公共场地。对于欢乐海岸社区而言,托育是普遍需求。“友社公司”与专业托育机构蒙润园建立合作,为机构提供场地,机构以市场价一半的优惠价格为辖区居民提供托育服务。居民可按需选择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晚托,让“15分钟社区托育圈”更加便利。
“作为老百姓家门口的社会企业,改变了过去由居委会和政府提供服务的单一供给模式,打通社会资源参与路径,推出社区食堂、课后托管、驿站休憩、就业咨询、一站式家政、青年夜校等一系列服务项目,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欢乐海岸社区工作人员说。
如今,“吃饭”是不少社区的共性问题,社区食堂经营不善倒闭的案例屡见不鲜。海曙区白云街道曙悦社区居民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18周岁到59周岁的常住人口约占58%,“吃饭”问题尤其突出。
“盘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空间资源,社区社会企业在这里专门打造了一个中餐式社区食堂——‘约饭食堂’。他们还专门发起了‘社区食堂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收到居民诉求后,‘约饭食堂’首先调整了原材料品质。”曙悦社区党委书记董玲红说。现在,“约饭食堂”客流稳定,日均销售单由原来的40单增加到80单,翻桌率平均2~3次,青年消费者群体也由曾经的20%增加到45%。
社区社会企业建设是破解社区“资金来源单一、供需矛盾突出、资源整合不足”的一种尝试。余姚市姚享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成立短短6个月,营收达到200余万元,实现纯利润100余万元。
2024年1月,余姚市姚享社区服务有限公司在阳明街道新城市社区成立,通过与相关企事业单位成立阳明西路党建联建带,整合盘活辖区内闲置资源,根据用途、权属和社区需求,建立资源清单,整理可用资产,通过各种合作运营的进行盘活。“我们一下子拥有了7100多平方米的资产运营权限,增加了固定收入,丰富了服务供给。”新城市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韩静安说。
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社会企业建设必须坚持党建引领,统筹相关部门保障,共同推进社区社会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工作。
(本报通讯员 应群伟 冯幼婷)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