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早晨8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塔元庄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早会开始了。
“新年新气象,今年咱还得继续学政策、抓项目”“村委会老办公室开始改造,施工方要选好”……在塔元庄村村“两委”班子新年第一个早会上,村党委书记尹计平先来“划重点”。班子成员一个接一个发言,半小时不到,当天的重点工作全都落实到人。
每天8时,大家围桌安排一天的大事小情,在塔元庄村,这样的早会已连开25年。
在一摞厚厚的早会记录中,与老百姓生活有关的事更多:2019年1月25日,商量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大米、牛奶;2023年1月4日,计划与县电视台合办一场“村晚”;2024年9月4日,村民李新科的女儿考上大学,商定资助学费5460元……早会上定下的事,所有班子成员都会在会议记录上签字。
20多年前,塔元庄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村“两委”班子涣散,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想让村子改头换面,先得把党支部的规矩立起来、把精气神提起来。”尹计平一上任便定下几条制度,第一条就是开早会,当天事当天干。
起初,不少村民觉得,早会就是做样子,长久不了。谁知,一年过去,不管刮风下雨,憋着一股劲的村干部们每天早早到岗,雷打不动。村里哪段路该修了,新种的树谁来浇水……大事小情都有人管了。早会上讨论的“金点子”,开始在村里落地。引进豆芽厂、家具厂,村集体经济有了起色;启动“平改楼”,村民搬进暖和亮堂的楼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希望你们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早日奔小康。”2008年1月,习近平同志来塔元庄村考察时殷切嘱托。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再次来到塔元庄村,强调“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你们要在全国提前进入小康,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
总书记的深情期望,温暖、鼓励着每一位塔元庄村人,为村庄发展按下“快进键”。几年时间里,村里先后建起了蔬菜大棚、养鸡场、养猪场,办起了家具厂、棉织厂、构件厂、果蔬合作社,引入电子商务公司,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3年的530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32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3.5万元。
村集体“口袋”鼓了,村民福利也多了,水、电、暖气无偿使用,米、面、油、菜免费领取,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美,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早会的议题,延展并丰富了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会议的内容。”塔元庄村党委副书记朱蕊说。
在塔元庄村村委会,村“两委”干部的电话号码挂在墙上最显眼处,村“两委”的年度承诺及目标被分解到季度和责任人,并明示出来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
去年夏天的一天,塔元庄村的370多名村民坐在板凳上,开会商讨国际果品营销示范产业园的外观设计方案、复合种植设施的建设计划、村委会大楼扩建计划、地热能源站投资计划等一件件“大事”。
“国际果品营销示范产业园外观设计有两个方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地热能能源站计划投资数千万元,未来村庄将减少对外来用电的依赖”……尹计平把村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做成PPT,一一向村民讲解。
38摄氏度的高温天,大家端着水杯、摇着扇子,衣服湿了,却没有人迟到早退,积极为村庄建设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每月5日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每半年召开民主议政会议和全体村民大会,通过议事协商确保村内大事小情让村民知晓、让村民参与。最终,大家议出了“村企合作”模式,建设了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优化了产业布局,完善了一二三全产业链,激发了多种业态活力。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考察的村庄,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始终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从‘小’处着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好为民服务的‘大’文章,提升乡村治理质效。”尹计平目光坚定,对村庄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李梦丹 通讯员 于洋)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