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需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新要求,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本土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之路,构建社会工作人才体系。通过打造一支能作为善作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人才优势赋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锚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社会工作发展和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首先要确保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要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结合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政治自觉,擦亮社会工作人才的政治底色。二要走好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中国道路。树立“大人才观”,加强社会工作领域党务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和培育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系统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顺应时代需求,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一要顺应机构改革的大势,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通过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聚焦引才、育才和用才,打造高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梯队,夯实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基础,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协调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二是完善绩效与薪酬管理,打通各类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建立社会工作者层级设置、职级设定、晋升方式等职业化发展体系,完善地方社会工作者专业评级制度,采取培训考试、专业研究或荣誉成果、专业工作年限等多样评级方法,形成人才职级评价管理体系,完善配套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与专业职级挂钩机制,提升持证社会工作者的相关待遇水平,畅通人才发展和职业晋升渠道。
开展融合创新,优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路径。鉴于当前社会工作人才仍面临“高紧缺”和“高流失”的双重矛盾,应着力打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应用、保障的完整链条。一要积极探索“产科教”融合机制,实现社会工作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双向奔赴”。如,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广东社区学院,浙江省域各地设立社会工作学院,旨在通过探索“地方高校+实训基地”的协同育人模式,促进校地联动和资源互补共享,共建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二要通过加强新文科建设,推动现代科技与社会工作的交叉融合。创新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体系,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育载体上精耕细作。同时,基于大模型和应用场景驱动,提高数字技术的普及程度,通过理论与数据的驱动,实现人工智能+社会工作的协同创新,培养面向未来的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
新时代呼唤人才,也必然造就人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需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干笃行、砥砺奋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开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