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协同联动,靶向攻坚,强力推进,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党建引领,用“制度思维”聚“治理合力”。推进基层治理绝不能就基层抓基层、靠基层抓基层。针对基层治理“九龙治水、条块分割、权责失衡、力量分散”的顽疾,逐级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组织部门牵头,社会工作部门抓具体协调,宣传、政法、编办、公安、住建等20余个部门参加,市县两级领导协调机制全部由党委书记直接负责,构建形成了协调有力的省市县三级领导体系,以党的组织体系打破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协调机制全体会议、专题会议、联络员会议作用,加强跨部门工作统筹和协调联动,推进基层治理重心下移,自上而下推动权力、政策、编制、资金、人员等治理资源整合,下沉基层,把基层治理千条线整合形成“一股绳”,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坚持服务基层,用“减负成效”换“干群满意”。问题所指,行动所向。针对基层反映的表格多、系统多、会议多等突出问题,创新开展减报表、减APP、减陪会、减考核、减挂牌,让基层干部满意、让居民群众满意“五减两满意”行动。通过减报表给表格数据“挤水”,推进基层数据“一张表”为基层减负工作,建立严格的面向基层下派任务审查机制,大幅压减下发到村(社区)的表格,压减率达91.8%。通过减APP给指尖负担“解压”,清理整合政务应用程序83个、政务公众账号605个、网络工作群组1.94万个。通过减陪会给层层内耗“松绑”,要求乡镇(街道)、村(社区)陪会数量同比减少40%以上。通过减考核给督查检查“瘦身”,市州层面督检考计划事项减少12%。通过减挂牌给附加责任“立尺”,清除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外部挂牌2.77万块、内部挂牌4.08万块。
坚持靶向施治,用“合成作战”破“治理顽疾”。以专项攻坚的方式,解决基层治理突出难题。依托省市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逐级创新设立放权赋能、减负增效、物业治理、民生服务、“警地融合”和智慧治理6个专项工作组。每个专项工作组明确1个牵头部门和若干成员单位,统筹成员单位资源力量,合力开展攻坚行动,每年解决本领域1~2个基层治理突出问题。放权赋能专项组指导市县统筹保障事业编制1.4万名,为每个村招录1名工作人员致力于乡村振兴,为每个社区招录3名工作人员致力于社区治理,大大充实了基层力量。“警地融合”专项组推动全省公安派出所所长进乡镇(街道)班子、民警进村(社区)“两委”、辅警进网格的“三进”工作实现动态全覆盖,共建成社区警务工作室1万余个、社区警务站1.8万个。物业治理专项组出台《吉林省物业管理条例》,落实物业“红黑榜”制度,推动全省弃管小区动态“清零”。
(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