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不能进小区、送餐全程靠跑、重物得靠手拉肩扛、门难找车难停……这是快递员、外卖配送员送货送餐过程中时常遇到的问题。如何破解进门难题,打通梗阻、提升服务,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问题。各地相关部门、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等都在积极努力,共同探索最优解决方案,畅通外卖配送之路。
“外卖准时到家”,需跨几道槛?
“一些人车分流的小区最难送,电动车不能进小区,有时客户买的米面油或饮料,我得搬着重物走几百米,耗费体力不说,还耽误时间。”一位外卖配送员向记者诉苦。
“哪些小区保安好说话,哪些小区有门禁,哪个商家出餐快,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排序。有时送餐不及时,会影响我们的评分和收入,特别着急上火。”另一位外卖配送员也加入了对话。
但在物业服务企业相关负责人看来,设置门禁也并非有意为难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有的居民觉得外卖配送员在门口登记耽误送餐,希望我们放松管理;有的居民则认为,外卖配送员电动车穿行,存在安全隐患,要求我们加强管理。”
此外,部分小区、楼宇还实行刷卡乘电梯制度,电梯只能抵达相应楼层,外卖想要配送到家门口需要业主实时操作,也为“外卖准时到家”增设了一道门槛。
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要想解决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进门难”问题,关键在于定好“规矩”。辽宁省营口市制定《关于“外卖配送人员进入小区”行为守则》,形成10余条具体举措,要求外卖配送员在送餐时遵守配合物业管理进行登记、出示有效身份证明、有序停车、减速慢行、文明配送、保护环境等6项规定,外卖平台负责制作带有配送员编号以及6项规定内容的“进门证”。除了规范配送员配送行为外,也要求物业服务企业优化外卖配送员进出小区管理制度,配合做好外卖配送车辆停放区域设置、进出小区路线规划、设置限速标识、适当设置摆渡单车以及制定物业工作人员处理纠纷处置预案等。
除了营口,湖北省黄石市也出台《关于保障全市住宅小区邮政、快递投递及外卖配送服务的通知》,并制定行为公约,明确规定,各小区应为邮政、快递及外卖配送服务人员出入小区、单元、楼栋提供便利,不得无故阻挠其正常配送行为。同时,外卖配送员也需统一着装并佩戴相关证件,严格遵守住宅小区的相关管理制度,这为外卖配送员进入小区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多方联动为外卖配送员“开门”
规矩立起来,如何在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和维护安全有序的小区环境之间找到平衡?
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淞南十村居民区党总支积极推动“哥俩好友好社区”建设(“哥俩好”分别指保安大哥和“骑手小哥”),召开座谈会,邀请双方进行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彼此需求建议。
此外,淞南十村居民区党总支还让保安和快递员、外卖配送员“互换身份”,进一步增强理解和尊重。保安表示会全力做好指个路、看下车、搭把手“服务三件套”,“骑手”们则表示会牢记慢点骑、稳点送、顺手帮的“约法三章”。
不止上海,浙江省杭州市创设“富春小哥码”——骑手“一扫即进”无需负重跑步送单,物业“一码留痕”省去手工繁琐登记,业主“一码安心”无需顾虑安全秩序。
“在党组织的关心关爱下,现在我们亮个码就可以进出小区,比之前要方便很多,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幸福感随之而来。”富阳区骑手流动党支部书记、外卖配送员裘炼科说。
(本报记者 马思津)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