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的重要内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新安所街道聚焦解决基层权责不对称、“小马拉大车”的困境,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牵引,探索形成“334”模式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基层执法从“九龙治水”向“一龙管水”转变,着力构建职能清晰、队伍精简、协同高效、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行政执法新格局。
强化系统整合
夯实综合执法“硬基底”
新安所街道通过重塑业务体系、重整执法力量、重构治理方式,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职权破难题、集中治理聚合力,形成“执法指头”变“执法拳头”的效应。
整合力量建立综合执法体系。在核定编制7人基础上,将街道聘用的21名编外人员全部整合进入综合行政执法队,建立与自然资源所、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市级派驻部门联动执法的“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执法体系。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常态机制、应急配合机制、争议协调处理机制等4项执法运作机制,规范投诉举报处理程序和案件移送程序。探索“网格员吹哨 + 执法队报到”的精准执法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员接触面广、熟悉民情的优势,建立发现即上报、上报即执法的快速执法反应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初始。
整合资源构建快速反应机制。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加挂政府专职消防队、消防工作站牌子, 规范配备执法车、消防车、执法记录仪、灭火救援装备等物资,打造了“功能分区合理、设备设施齐全、形象标识统一”的执法队形象。探索实践1分钟响应、5分钟街道力量到达现场、10分钟市级力量到达现场的“1510”快速响应模式。
整合职责明晰执法事项清单。坚持先行先试、总结经验、推广复制的思路,率先开展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编制工作,聚焦占道经营、人居环境提升、市场监督管理等重难点执法领域,因地制宜承接市级赋予独立行政处罚69项、上级收回行政处罚事项19项,初步形成群众急需、街道能接、责能相适、保障有力的街道执法职责事项清单。
抓实培训蓄能
提升综合执法“软实力”
新安所街道坚持执法队伍专业化、正规化、职业化的培育理念,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目标,创新培训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培训赋能行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执法队伍。
抓实“精选 + 优培”相结合,力争全员持证上岗。制订《新安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三个全员”工作方案》,计划通过全员持证、全员轮训, 实现全员执法。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实行“一月一法、一季一考、每周讲法”的学法用法机制, 推行领导干部、业务骨干、执法“能手”上讲台,突出经验分享和业务培训。2024年以来,先后邀请市法院、市自然资源局、市行政执法指挥调度中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到新安所街道授课。
确保“线上 + 线下”相结合,实现全员覆盖培训。邀请法律顾问开展“看案例、讲法条、话实务、谈应诉”讲座,邀请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就执法过程可能存在的执法风险点进行提示,把脉问诊、精准辅导,面对面为执法人员送去“法律锦囊”。线上用活用好学法考试平台、“区块链 + 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等线上教学资源,拓宽执法人员新思路,提升工作新成效。
突出“理论 + 实践”相结合,提升全员培训实效。通过现场教学、课堂授课与课后轮岗历练、场景式演练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模板”,就行政执法的全流程进行实操演练,同步开展“老带新”现场陪同执法活动,真正做到理论转化为实践。
推行四项服务
激发综合执法新活力
新安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创新执法方式方法,进一步在推进管理扁平化、服务便捷化、基层治理精细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综合执法工作提质增效。
“一网通管”构建启动应急指挥加速键。以“科技 + 执法”探索科技赋能新方式,充分发挥街道执法队作战室作用,向上接通市级综合行政执法调度平台,在街道范围内安装摄像头,进一步提高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范围和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规模,逐步实现快速调动街面机动执法力量的“一网通管”,形成发现、交办、处置、反馈、考核评价工作闭环,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整体协同。
“一站式检查”探索为民便民新途径。制定《新安所街道安全生产“4421”工作方案》《新安所街道一体联动综合执法“体检”工作清单》, 明确检查计划,优化检查内容,对同一检查对象,联合多部门跨领域以“预约 + 邀约”的“双约制”模式开展“综合体检”。一方面,通过“预约”做好与商户、企业对接,按照“体检” 工作清单预先做好全面自查,减少“扰民时间”; 另一方面,通过“邀约”实现“信息互通、队所联动”,对发现问题进行现场反馈,经营者后续通过微信直接将整改情况反馈检查人员,让被检查者少跑路,也让查处问题有效整改。
“一次免罚”推出柔性执法新举措。新安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坚持“首违免罚”原则,制定《新安所街道“首违免罚”清单》,在街道辖区范围内进行公示,对包括违规占道经营在内的市级已赋权的二十余项轻微违法案件只要整改到位一律“首违免罚”,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与说理式柔性执法有机融合,从根源上化解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矛盾,让执法队伍与群众关系升温, 树立执法队伍新形象。
“一分钟普法”实现有效普法高效率。制定《新安所街道“一分钟普法”工作制度》,针对发生率较高的违法行为,在违法处置前首先向违法人员开展“一分钟普法”宣传,教育引导案件当事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制作发放“一分钟普法”小卡片,把“一分钟普法”渗透到行政日常工作和执法办案各环节。在“榴香新安”微信公众号开设“一分钟普法”栏目,定期对街道内发生率较高的违法行为,录制普法短剧进行播放,增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部分具有典型性的违法行为和案例按照相关规定形成信息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通报,增强普法的典型性和教育性。
(作者单位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新安所街道党工委)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