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党建激活力 服务企业有办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商务楼宇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商务楼宇聚集了大量的企业、人才和资源,如何更好地凝聚服务商务楼宇中的新经济组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国多地把党组织建在楼宇上,既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又集聚资源破解企业难题,形成多方共赢局面。

组织建在楼宇中

在河北雄安新区,一座座商务楼宇拔地而起。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楼入驻多家疏解企业,楼宇经济密度高、青年员工占比七成以上。如何更好凝聚服务企业和青年员工群体?雄安新区成立楼宇联合党委,将13家单位纳入其中。

“我们建立了楼宇党委会、党建联席会等议事协商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联建活动,将党建优势转变为楼宇‘善治理’效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员工。”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城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组织共建凝聚发展动能,在党建引领下,楼宇经济活力迸发。依托主题楼宇建立产业链党建工作机制,目前20家产业关联、行业相通的楼宇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呈现出“办公上下楼,产业上下游”的良好态势。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心城区的南屏街,是老街区,也是昆明的商业中心。

南屏街所在的护国街道拥有商务楼宇66幢,聚集了30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街道以辖区巨龙大厦为试点,推动楼宇企业建立党组织,并由楼宇内企业经营效益好、党建工作主动性强和办公条件有优势的企业党组织担任楼长,统筹协调楼宇内相关企业,收集企业诉求和问题反馈至街道协调解决,推动建设“红色楼宇”。党员亮明身份,企业员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楼宇内党组织聚指成拳、聚势而上。

建成投用甲级商务楼宇8栋、集聚各类市场主体3300余家……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街道直面企业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和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等难题,综合考虑楼宇体量、入驻单位、党建基础等因素,采取单独组建、片区联建、龙头带建等方式建立企业党组织,形成了“1+8+N”楼宇工作组织体系(1个企业党群服务中心、8个楼栋联合党群服务阵地、N个楼宇企业党组织),擦亮“化龙点睛”楼宇党建品牌,实现了楼宇党建的全覆盖和精细化管理,激发楼宇经济新活力。

服务送到心坎里

近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街道河滩商圈楼宇工作站揭牌,围绕商圈企业、商户、群众需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各类活动、培训、志愿服务等,为党和政府联系商户与居民搭建桥梁。

党建“穿针”,于企业需求处“引线”。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要发挥党组织作用,聚焦企业需求,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楼打造集共享党建活动室、企业服务超市、项目路演、休息洽谈、图书阅览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楼宇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党群服务中心还有“企业服务超市”的工作区域,在2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设有3个专职工位,42项涉企业务都能实现“楼里办”。“我们组建了企业服务先锋队,绘制涵盖7类51项内容的资源地图,常态化梳理需求与服务两张清单。”城发公司产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的建立,更好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贴心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在辖区的楼宇大厦开展一系列“政策进楼、服务进楼”的暖心行动,引入各类资源,丰富职工生活。街道打造万达中心“益企”党群服务驿站,做好惠企服务,筑就赋能企业发展的“红色堡垒”,吸引企业及人才汇聚扎根。

为推动服务资源进一步下沉,昆明市五华区护国街道探索建立“1+3+N”红色楼宇管家服务团队,区级职能部门负责人下沉至楼宇当起服务员,成为服务企业的“专业管家”,通过政企沙龙、“红色优+”及楼宇需求清单、部门认领清单的点单服务,为企业提供咨询、答疑和指引,全面提升楼宇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杜蓉)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