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铁力市王杨乡建设村辖2个自然屯,户籍人口567户、1804人。近年来,建设村立足本村实际,凝聚治理力量,从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三方发力,盘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党建引领抓重点
建设村以深入实施“党建带关键”为“先手棋”,推行“1+4+N”乡村治理体系(即坚持党建引领,实行四级联动机制,多方主体参与,多项措施推进),切实将党建引领延伸到各村“最后一公里”。
加强支部建设。建设村在保持建设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现有基础上,分别在林家围子屯和中铁屯成立党小组,通过村民代表推选,两个屯各自成立村民理事会,实行“网格长+屯长+街长+户长”的四级联动机制,组建“十户一体”管理体系,每十户设一名户长,每条街道设一名街长,每个屯设一名网格长,形成“卫生联保、公益联合、诚信联建、联防群治、新风联育”的新格局,为基层治理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加强制度保障。建设村不断加强村级管理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村民理事会章程》《村民监事会制度》等6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村民行为。不断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在不断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的基础上,保障村民行使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加强齐抓共管。建设村切实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实行党员包环境卫生、包村容秩序、包绿化管护、包公用设施的“四包”工作机制,激发党员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带头示范,主动作为。
赋权增能攻难点
建设村党支部按照“党支部带头、村委会落实”的机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环境整治,村屯面貌颜值更高,生态环境更优美。
基础设施得到持续完善。积极争取资金1000万元,在林家围子屯建设高标准农田,新增自流灌溉建设面积5000亩,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广场,并对村活动场所、排水沟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卫生整治得到持续提升。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原则,开展村容村貌环境集中整治,在村内放置分类垃圾箱,村屯保洁员每日进行垃圾清运,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收集率和处理率均达到100%。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村“两委”班子带头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引导广大村民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推广施用有机肥,严格控制企业、生活污染乱排乱放现象,严格落实秸秆禁烧政策,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村先后在村内道路两侧栽种各类绿化树木7000余株,在农户庭院四周栽植榆树墙10万余株,真正实现了“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人在画中”。
产业带动促增收
建设村坚持因村制宜,通过鼓励办厂、产业带动分红的方式,实现了村经济发展多元化,村民的钱包逐渐鼓了起来。
清理村级资产保基础。建设村集中人员和力量对村里资产进行了清查,清理了集体债权,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标准在整村13万元的基础上增长到24.74万元。
发展村级产业同富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两个屯各自成立合作社,并与铁力市九河泉米业签订3000亩绿色水稻种植项目,探索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设村在求变求进中稳好发展态势,种植了袁策集团的优良品种寒地稻花香100多公顷,并与金海粮米业签订了水稻订单,预计每公顷可比普通品种增收3000元。同时,以打造“荣誉树”“彩虹大棚”为契机,积极探索综合发展模式、建成“孝文化”记忆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建设特色文化,依托丰富资源开发“农耕体验+孝文化传承”主题特色研学和“稻田观光+荷塘垂钓”“定制大米+绿色蔬果采摘”主题游,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
紧盯招商引资助发展。坚持走好“招商引资+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投资铁力市瑞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收到第一笔创收4.5万元,并与芗禾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签订3000 亩水稻回收订单,以每市斤高出市场0.35元的价格回收,带动群众增收近100万元。
聚焦群众关切办好事
建设村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引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以“孝”文化创建为契机,建设“孝文化”广场,组建孝心服务队,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关爱群众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已累计开展了“敬老爱老、爱心助困、邻里守望、环境美化、热心代办”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完善了村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成立村民调解室,邀请市级司法部门工作人员作为司法顾问,推选出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担任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和治安员,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调解员,他们下村屯,走地头,实地为村民解决矛盾,真正实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乡”。充分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作用,打造接地气、“零距离”的党群议事亭,实施开展“逢四说事”群众议事制度,切实打通征集民意、增进沟通、团结邻里的“绿色通道”。同时,建设了3000平方米法治文化广场,并设置了法治宣传牌,进一步引导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积极开展文娱活动。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及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开展秧歌表演、篮球比赛、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村民的获得感明显提升,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铁力市王杨乡党委)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