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精神为指引,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以“五星”党支部创建为载体,结合区位优势,坚持统筹城乡,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发展,走出了一条“335”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三个作用” 汇聚协商共治合力
解放区发挥党委领导政府履责、党员群众主体参与、社会力量多方协同“三个作用”,形成组织带动、党群共建的良好局面。
发挥党委领导政府履责作用,为乡村治理指引发展航向。强化牵头抓总。区委书记、区长挂帅,成立乡村振兴五大专班,落实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制,将工作成效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坚持规划先行。出台《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导3个片区村庄规划、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工作。加强村党组织建设。通过村干部论坛、外出学习、“领雁”擂台赛等形式,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的能力。
发挥党员群众主体参与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内生动力。坚持“四议两公开”民主制度,把乡村治理的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实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办”。春林村、老牛河村通过“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探索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新模式,以“村党组织+公司+村民”运作机制,将村民福利转化为股金,成立惠民超市,让村民变“股民”,激发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活力。
发挥社会力量多方协同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外源动力。搭建共治平台,引导多方力量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在北部浅山片区,与公司合作打造城郊乡村旅游区;在西部安置提升片区,依托片区内商业资源建立商圈党委,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发展,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南部大沙河片区,引入上市公司建立五星级养老机构,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三上三下” 架起协商沟通桥梁
解放区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事前“征求意见、民主决策”,事中“协商实施、民主管理”,事后“群众评议、民主监督”三步工作法,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解决了乡村治理干什么、怎么干、干得怎么样的问题。
“一上一下”是把村民对乡村治理的意见收集上来,把讨论形成的初步方案公布下去。村党组织采取“集中议”、村民代表“座谈议”、入户调查“当面议”、微信群平台“网上议”等形式,围绕乡村治理重大事项和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设想,研究讨论,形成初步方案公示。
“二上二下”是把对初步方案的意见收集上来,把完善的最终方案公布下去。村“两委”干部通过上门走访、组织户代表集中讨论、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形式,开展民主协商,广泛征求对初步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同意率低于80%的乡村发展项目不予实施,并将修订后的治理方案再次公布。
“三上三下”是把对实施的意见收集上来,把最终的成效和资金使用情况公布下去。村“两委”将方案的具体实施权交给群众,建立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从前期招标、施工到后期结算、验收,让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和监督,并按照村民反馈的意见,对方案落实情况进行整改,让“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干、群众监”成为乡村治理的常态。
“五星”目标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解放区聚力支部过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平安法治、文明幸福,以“五星”支部创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实现解放区乡村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引”领聚合力,争创支部过硬星。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5000余名党员与群众开展结对联系,在防汛抢险、“三夏”抢收等工作中,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党员群众积分管理,将党员联户情况与党员积分相挂钩,群众积分与福利、“星级文明户”评选相挂钩,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融”合谋发展,争创产业兴旺星。依托北部浅山片区文旅资源优势,成立乡村文旅片区党委,一体推进影视文化、红色研学、餐饮民宿等融合发展,先后建成了一批文旅康养项目,打造了王忠殿纪念馆等研学体验基地。
“共”创提品质,争创生态宜居星。开展“清理”“整治”“提升”三大行动,从户厕改造、供水管网、道路硬化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入手,通过“三上三下”工作法,商定由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出资组织实施。2024年以来,将“门前五包”纳入积分管理,在“红蓝榜”公示,激发村民参与意识。
“联”控守家园,争创平安法治星。村“两委”干部包片,带动村民、辖区单位组建治安巡逻队,安装高清监控探头,实现监控系统全覆盖;建立“一委三中心”基层治理暨矛盾化解平台,利用“随褚办”小程序和有威望热心的“五老”人员组成调解队伍,高效化解基层矛盾。
“传”承育新风,争创文明幸福星。传承孝老爱亲的优秀传统乡风,建立老年书画协会、老年大学、长者食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利用文体队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民自觉拒绝高价彩礼,倡导厚养薄葬,树立文明和谐新风。
多点着力 成效显著
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广大党员把入党初心转化为干事创业热情,围绕和美乡村、为民办实事等方面争先锋、做示范,村干部每年领办10件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解决了80%以上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四议两公开”“三上三下”工作法联动融合,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治理格局。5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优美的墙绘为乡村增添亮丽风景线,98名“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儿童,100余名企业党员志愿者联系23个村,共同推进背街小巷硬化工作,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北山片区植树种花、广植林果,让村庄“绿起来”。开展“六乱六清”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使旧物件“变身”新景观,打造村美人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村风民风进一步改善。村民全过程参与乡村治理,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一约三会”的建立以及“好婆婆、好媳妇”“十星文明户”等评比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