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玲:志愿路上绽放“银发”风采 (社会工作领域先进人物)

2024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周慧玲是其中之一。

与共和国同龄的周慧玲是一位有着42年学校教育、21年家庭教育、15年社区教育、55年青少年教育、12年主题教育探索与实践的“五栖”资深教育人。她还有另一个身份——社区志愿者。

投身社区建设 参与治理显担当

2008年,周慧玲一家搬到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街道康桥华城社区。住的时间久了,周慧玲发现社区居民之间缺乏交流互动,部分社区青少年因家长工作忙碌而被“宅化”。

在周慧玲看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决定着一个人对社会教育的选择与认同,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起点、高度和可持续发展程度。而社区的环境是孩子身边的社会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能够有效融合、协同育人,孩子们一定能健康成长。基于此,她与社区共同打造了“文化兴家园”社区服务品牌。

在周慧玲的推动下,康桥华城社区居民先后创下了若干个“第一”——建立郑州市第一支关心下一代志愿服务队、第一家社区关工委、第一个家庭教育实践基地、第一个社区少先队;开办社区第一个综合性学堂;建设第一个社区志愿者工作室;成为教育部在河南建立的第一个社区教育联系点……在教育主题下,社区不断擦亮了治理“名片”。

“很荣幸,我之前听了周老师的讲课,后来又到她居住的社区工作。周老师总是充满激情和活力,因为她的感染,让我明白做好社区工作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康桥华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亚楠说道。

以榜样力量影响他人,周慧玲还带领社区150位老年人组建了一支以社区“五老”为主体的社区文化建设志愿服务“雷锋团队”,致力于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五老”雷锋志愿服务团队的发起人之一,周慧玲还积极帮助社区培育了巾帼志愿服务队、“金点子”策划队、社区人民调解队等多个社区社会组织,涵盖文化娱乐、社区事务、矛盾调解等多个领域,累计解决居民诉求百余件,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交流教育良方 “银发网红”献余热

一个支架、一部手机、两名负责协助的志愿者,这是周慧玲直播的“标配”。她身着黑大衣、系着红围巾,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微笑着在直播间里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语调温和,深入浅出地与观众交流着一条条“家教良方”。

2020年,周慧玲创建“家教良方”微信公众号。作为发起人和主管人,周慧玲邀请100余位教育专家成立专家团负责内容输出,志愿者们则负责平台搭建,视频拍摄、剪辑、制作、上传等。

“线上讲座,如果内容不是观众需要的,他们手指一动,就会马上划走。如何分秒抓住观众的心,让观众留下?”这是周慧玲直播中遇到的一个难题。

“首先要了解观众的需求、满足需求,再去引领需求。”周慧玲在多年的“云讲座”中,收获了一些心得。如今,“家教良方”微信公众号粉丝量超百万,点击量超亿人次。

从学校的“小讲台”走到社会“大讲堂”,周慧玲关注的内容也从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还会到各大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系列主题讲座,讲述自己的教育感想和教育经验,发挥自身余热。

“我们离退休老同志也可以做‘国之大者’的事情。我们有责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传递给更多人,大家一起在建设教育强国的道路上奉献力量!退而不休再出发!”周慧玲说。

(周慧玲简介:河南省首批评聘家庭教育专家,河南省首批青少年德育宣讲优秀专家,郑州市二七区人大代表,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本报记者 范晓翌 通讯员 张 优 李一帆)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