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力”壮大基层治理力量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坚持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力锻造过硬社区工作者队伍,着力在体制机制、能力提升、干事创业上出实招、求实效,壮大基层治理骨干力量。

聚力赋能提升,夯实人才队伍“基本功”

海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开展社区工作者队伍“大调研、大提升”行动,对全市7个镇(街道、区)22个城乡社区进行走访调研,促进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提升。一是构建“1+N”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海阳市创新社区工作者“选、育、管、用”全链条全周期机制,出台《海阳市社区工作者赋能提升方案》,配套社区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城市社区工作者管理、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等4项制度办法。二是加强素质能力考察评价。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考察,通过民主评议、个别谈话和素质能力测评3种方式,全面考察社区党组织书记组织协调、沟通管理、应急处突等方面本领能力。三是优化后备人才力量储备。海阳市深入实施“雁阵计划”,搭建“一般社区工作者―社区后备力量―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阶梯式培养链条,海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公开遴选城市社区后备人才的通知》,储备20名社区后备人才,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雏雁争鸣”的雁阵效应。

聚力实干实训,练就为民服务“真本领”

坚持“系统式、梯队式、立体式”的培养理念,注重培训、交流、实践相结合,打造“强基育才·善治海阳”赋能品牌。一是业务培训“一贯到底”。强化“群雁”赋能充电,打造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1处,组织开展2024年度县级“骨干培训班”,对全市174名社区工作者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全市7个镇(街道、区)邀请社会治理领域专家、高校教师授课,深入基层实践教学,实现全市社区工作者培训全覆盖。二是赋能交流“分类施策”。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头雁培育”专项行动,每月举办一期“社区书记论坛”、开展一次“思享荟”擂台比武,分享交流工作思路经验,有效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水平。实施“青穗计划”,选拔培养年轻社区工作者,每月组织“讲说比看”赋能活动,每个社区推荐1~2名社区工作者,通过座谈交流、汇报评比、实地观摩等形式,碰撞社区治理新思路,营造社区工作者“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三是实践教学“丰富多元”。依托兴海社区成立社区工作者实习实践基地,打造3类22处现场教学点,选聘成长导师,建立共学小组,通过走访调查、坐班办公、帮办代办等实操实践,实现“以老带新、以强帮弱”,提高社区工作者为民服务、落实执行能力。

聚力支撑保障,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探索创新激励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的务实举措,进一步激发社区工作者队伍活力。一是强化绩效激励干。严格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指导镇(街道)规范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工作,让社区工作者“有为”更“有位”。二是选树标杆示范干。选树优秀社区工作者,优先推荐评选“两优一先”“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优秀社区工作者”等,实施“强基提能”计划,明确选树标准,定期评估、跟踪管理、定向培养。同时,积极鼓励社区工作者提升学历、考取专业证书。三是提供支持聚力干。为社区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保障,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优化激励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管理办法,推动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浓厚氛围。

(本文由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