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技能 拿文凭 小哥“充电”忙

年纪大了是不是还干这行?以后该往什么方向发展?这是新就业群体,尤其是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普遍担忧的问题。由于整体学历偏低,他们大部分人面临职业发展空间窄、路径不清、技能不足的困境,存在“发展焦虑”。

最近,由北京市朝阳团区委与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联合开办的新就业群体“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班”顺利结课。经过近3个月的线上线下学习,共有13位快递员和网约配送员通过理论和实操考核,取得了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颁发的低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通过率超过60%。这个培训班,是在北京团市委和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根据前期的调研反馈而举办的。低压电工应用广泛,无论是宾馆饭店,还是物业商超,甚至家庭装修都能用得上。去年9月,“小哥电工班”在朝阳区老君堂“小哥加油站”开班。考虑到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群体的工作特点,培训班选择在每周一、三、五的下午授课。课程内容注重实践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降低入学门槛,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对学费进行相应减免,朝阳团区委也通过社会募集的方式,为每位学员减免了500元学费。

“特别感谢这次学习机会,我现在已经转行了!”原来从事网约配送员工作的沈阳说,“这个证太重要了,应聘电工就看这个,就连出国务工都用得着。现在找工作,都得持证上岗,有证书才有机会。”沈阳刚来北京时,由于学历低,只能从网约配送员工作做起,虽然跑外卖一天也能挣200~300元,但他总希望能有一技之长。如今,凭借在“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班”上拿到的证书,他已经转行到朝阳区高碑店的一家物业服务公司,负责公寓电力检修和设备维修工作。新工作朝九晚六,管吃管住,他对此非常满意。“接下来我还想考高压电工、消防中控、登高作业的证书。希望相关部门能面向新就业群体多开设一些技能提升课程,帮助新就业群体在北京更好地站稳脚跟。”沈阳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朝阳区各街乡持续围绕交通消防安全权益保障、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培训,为这些城市的“奔跑者”赋能。望京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望京骑迹港湾联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利用信息化技术录制线上教学视频,精心组织“望京骑迹外语交流小课堂”线上及线下系列活动,帮助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解决语言沟通难题,提高服务质量和配送效率。长期以来,香河园街道联合社区、辖区单位建立三级联勤联动网络,形成“防消联勤”机制,通过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配发小型灭火器、组织参与实地消防培训等方式,培养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应对火灾的先期处置能力。

此外,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人员提升学历资助暂行办法》,与国家开放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鼓励新就业群体报读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本科班,已有100余名新就业群体就读国家开放大学。开展送职介服务、送技能培训等多元化服务,组织开展全市首场网约配送员技能竞赛,常态化开展网络直播、电工、短视频制作等培训,近两年累计开展活动2700余场、惠及新就业群体5.4万余人次。

(本报记者 汤珊珊)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