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治理细规划让群众更受益(工作实践)

持续推进“一会三微”基层治理模式,以“月初干群连心会”为载体,实施“微网格+微治理+微服务”模式,构建高效、便捷、精准的基层治理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委社会工作部持续推进“一会三微”基层治理模式,以“月初干群连心会”为载体,实施“微网格+微治理+微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微网格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能力,推动网格化管理服务提质增效,构建高效、便捷、精准的基层治理体系。

建强网格,完善微网格组织体系。完善配置。各街道建立健全“村‘两委’-网格长-微网格员”三级体系,因地制宜绘制区域网格图,落实微网格员“两台账一地图一本一卡一马甲”标配,实现微网格配置百分百到位。更新网格。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无缝覆盖、方便服务”的原则,核定辖区微网格员数量,做到矛盾纠纷排查全覆盖、不重叠、无死角,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化微网格管理体系。精准选人。按照《马村区微网格员管理办法》,全面评估考核微网格员履职尽责情况,对于符合条件的微网格员,可继续聘用;不符合条件的,要动态调整;对于缺配的微网格,要按照“联近、联亲、联熟”的原则,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党支部推荐、集体研究、择优确定的程序和办法配备到位。强化培训。每年定期、不定期对微网格员开展集中性培训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类专题培训,提升微网格员矛盾调处、精细服务等能力水平。

明晰职责,靠前服务主动工作。“传好声”。通过微网格员及时向网格内群众传递相关政策法规及区委、区政府的“暖心举措”等。九里山街道微网格重点开展防网络诈骗活动等,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文明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吹好哨”。通过微网格员日排查、日走访,把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做到矛盾早发现、问题早处置、风险早排除。冯营街道冯营社区微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多户独居老人,便将此情况上报街道社区,该社区随即创新开展“夕阳红窗帘行动”,与独居老人立下“窗帘之约”,每天早晚8点两次通过窗帘开合来判断老人是否安全。“优服务”。通过走街串巷、入户聊天等“接地气、短平快”形式,重点关注特殊群体的家庭情况,常态化开展“点对点”“零距离”服务。马村街道丽景社区在去年4月因排污管道淤堵导致污水外溢,居民苦不堪言。对此,社区组织微网格员及居民代表沟通解决方案,并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清淤工作,动员全体居民参与清淤。清淤过程中,微网格员既当监督员,又当服务员,最终淤堵问题有效解决。

创新机制,保障网格运行有效。政治激励。各级各层面均采取不同形式的表彰方式,引导更多居民“支持微网格员,争当微网格员”。制度保障。制定《马村区微网格员管理办法》,明确微网格员工作职责,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增强履职能力,完善退出机制,实现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方案。建立绩效奖励机制,通过积分管理、季度考核、半年表彰等方式,激发微网格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下一步,马村区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全面系统总结 “一会三微”经验做法,强化党建引领微网格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全力打造基层治理品牌,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