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 凝“新”聚力

“以前我们到了饭点就只能坐在台阶上、树阴下凑合一下。现在有了‘暖心驿站’,能在这里歇一会儿、喝口水,感觉在自己家里一样,真是太好了!”每到饭点,西宁市城中区饮马街街道东大街社区都会吸引很多网约配送员,大家都对“暖心驿站”赞不绝口。截至目前,青海全省已建成“暖心驿站”400余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贴心服务,把党组织的关心关爱真正送到新就业群体中。

近年来,随着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何加强和创新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把新兴领域团结起来、凝聚起来?

青海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以持续优化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领导机制为抓手,以推动“两个覆盖”有形有效为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打基础、强基本的政策措施,推出了一系列建组织、抓队伍的创新做法,建立了一系列强队伍、扩覆盖的制度举措,推动实现“新兴领域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覆盖到哪里”,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青海建立省委“两新”工委议事制度,召开“两新”工委党建工作联席会,分级开展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闭环督办、全力推动,确保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各项部署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把管党治党责任一级一级压紧压实、压力一层一层传导到位。大力推进党支部“五化”“六有”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从考勤、主题、程序等6个方面加强管理,创新探索符合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特点的党建工作制度,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性。

集中开展“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攻坚月”活动,着力打造引领新兴领域健康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派员帮建、龙头领建等多种方式,加大新兴领域党组织组建力度。指导各级组织部门和行业部门;选派316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进驻4885家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定点指导党建工作。开展党群共建,累计建立工会组织5681个、团组织703个、妇联组织702个。广泛开展示范点创建,打造63个省级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示范点,带动各地各行业创建205个党建工作示范点。

党建融合,不只是形式上的融合,更是服务上的融合。青海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通过扶持产业、项目投资、村企共建、结对帮扶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参与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破零”等中心工作。截至目前,全省742家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10.75亿元,帮扶建制村1799个。

“我们鼓励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佩戴党员党徽、党员服务标识,亮明党员身份。同时,通过组织培训、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成为基层治理的‘红色力量’。”西宁市城东区大众街街道“夏都先锋红骑手”“东蜂”驿站党建指导员鹿红英介绍。西宁市成立“夏都先锋红骑手”队伍,组建31支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随手拍”“码上报”“顺手公益”等活动,引导更多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近年来,青海各行业主管单位始终坚持持续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落地见效。

2018年,青海成立省律师行业党委。2019年,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全省135家律师事务所实现党组织覆盖,155家律师事务所实现党建入章,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全省律师行业实现全覆盖。

省委社会工作部制定出台《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人选审核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推动形成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制度体系。组织省委“两新”工委委员单位和固定列席单位相关负责人、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书记、负责人共124名,举办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工作交流推进会,实地观摩部分行业协会商会党建活动阵地,分享经验、探讨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动力。

(内容由青海省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