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笃行,奋力开创新时代盐城社会工作新局面(学思践悟)

邓小锋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江苏省盐城市委社会工作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深学细悟提升格局,紧扣中心谋篇布局,实干创新力求胜局,奋力开拓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努力开辟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新路径。突出“一手抓政治引领,一手抓服务管理”,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紧扣新经济组织规范发展,夯实组织基础。按照“一企一策”推动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100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单建率和50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比例分别达96.80%、98.11%。有力打造“盐链红·产业兴”党建品牌,全市重点产业链“一链一党委”全部建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紧抓新社会组织规范运行,健全体制机制。聚焦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动住建、注册会计师等13家市本级行业党委理顺隶属关系、完善组织功能。制定出台《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行业协会商会党建会建六个同步工作指引》等系列文件,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覆盖率提升以及规范化建设。紧贴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丰富活动载体。研究制定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74项举措,开展“四季暖新”系列关爱活动,服务新就业群体1600余人次。扎实推进“小哥友好社区”等友好场景建设,重点实施“小哥食堂”“小哥学堂”等一批关爱项目,不断提高软硬件管理水平。探索打通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新”路径,选聘200余名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鼓励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聚焦“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改革路径,努力夯实基层基础。“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加快形成。建立由市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整合近40个部门资源,组织实施体制创新“领航行动”、筑牢堡垒“强基行动”、社区建设“惠民行动”等5项行动,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格局。“一站多点”的基层赋能服务网持续完善。深入推进城乡社区“一站六点”(“红色服务站”和“村居好人榜”“小院议事会”“小巷普法角”“邻里义工队”“后街小舞台”“服务‘云小二’”)服务场景建设,探索设立社区基金,建立社区规划师队伍,定期举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家家到”双月交流活动,推动超800个村(社区)治理质效提升。围绕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明确6个方面25条措施,构建完善村居“事项准入”“挂牌准进”“证明准许”“实绩准考”四项为基层减负工作机制。“一专多能”的基层善治主力军不断壮大。聚力建强“头雁队伍”,实施村(社区)书记“焕新工程”,创新开设“书记直播间”直面社区居民,不断为基层治理扩能增效。聚力夯实“群雁方阵”,开展村(社区)干部专业化星级管理,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体系,健全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等认证体系,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力水平。

注重“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努力展现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新作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在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中展现担当作为。摸清所思所想“聚民意”。建立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重点联系制度,重点联系100个新兴领域党组织、直接联系100名新就业群体代表,常态化问需问难问计。开展人民建议专题征集活动,通过江苏省信访局网站收集梳理各类建议27件,有效畅通群众建议反馈渠道。解决所忧所急“聚民心”。组织开展市界沿线治理薄弱村提升行动,构建社会工作部门、行业协会商会、星级非公有制企业和志愿服务组织“四方挂钩”联合帮促机制,制定实施“一村一策”整治提升方案42个。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构建完善党政牵头、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家庭监护、社会参与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刑事立案数、电诈案发数、未成年人重复犯罪数量均明显下降。满足所期所盼“聚民力”。打造“盐社铁军”工作品牌,鼓励社会工作者参加2024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建强社会工作者队伍。深入实施志愿服务“双百工程”,引导扶持100支骨干型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实施100个示范型志愿服务项目,围绕城市发展、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切实提升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中共盐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