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北京市海淀医院北楼B1层学术报告厅内暖意融融,海淀街道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推进会在此召开,启动新就业群体“全域友好”建设,将设立新就业群体关爱月、深化友好场景建设、壮大“小飞侠”夜校联盟、畅通权益保障通道等,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城市“奔跑者”打造一个充满温情和归属感的“家”。
海淀街道位于海淀区中部,是中关村科学城的核心区域,截至2024年12月31日,街道辖区内有快递企业7家、站点11个以及外卖站点7家,新就业群体823人。
“新就业群体穿梭在街巷之间,既是社区生活的重要服务者,也是友好社区的积极建设者。”海淀街道党工委书记齐明军表示,街道持续深化“新速度 心服务”党建品牌,紧紧围绕组织稳固、服务凝聚主线,成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发展新就业群体党员,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组织关怀平台。搭建122个友好场景,打造4个暖“新”驿家,做新就业群体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
记者了解到,海淀街道启动新就业群体“全域友好”建设,是落实海淀区“全城+全程”友好计划的又一有力举措。“全域友好”行动共有10项内容,包括设立新就业群体关爱月、扩容暖“新”联盟、深化友好场景建设、打造社区第一共享空间、升级“小飞侠”加油站网络、壮大“小飞侠”夜校联盟、畅通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社会治理参与机制、聘请“新邻里”友好楼长、完善激励机制。
根据“全域友好”计划,海淀街道将每年6月与12月定为新就业群体专属关爱月,期间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与慰问行动,营造全社会尊重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海淀街道还将依托地区职业教育与MCN机构资源,成立“小飞侠”夜校联盟,开展技能培训与知识分享,助力新就业群体职业成长。为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海淀街道还将聘请“新邻里”友好楼长,组建以党员为主体的“小飞侠”志愿服务队,促进社区和谐共治。
“我们将针对快递员、网约配送员面临的进门难、配送效率低等具体问题,建设一批社区共享空间,提供爱心拉车等运输设备和应急物品。”齐明军介绍,同时,联动市场监管所、司法所等部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快速响应、有效协商渠道及法律援助,解决劳动纠纷、理赔难题。在32个社区建立微信沟通群,依托“60607070”服务热线,搭建高效意见反馈平台,促进新就业群体参与共建美好家园行动。
中通快递员叶长林所负责的小南庄片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多。“我经常在送快递时帮他们搭把手,帮老人送饭、扔垃圾,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换灯泡、送水,次数多了,和邻居们就熟了。现在送快递上门时,邻居们都会跟我打招呼,让我心里暖暖的。”叶长林感慨道。
此外,海淀街道依托党建协调委员会平台,挖掘地区单位资源,将海淀医院纳入“暖‘新’联盟”,不断丰富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我们还将辖区内涌现的各类新业态企业纳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机制框架,建立新就业群体伙伴联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为社区和谐发展注入新活力。”齐明军说。
如今,在友好写字楼,便捷分拣站与专属服务点,尽显对“小飞侠”们的贴心关怀;在友好社区,配送畅通与邻里互助,见证着街道的人文温度;在友好商圈,休息空间与优惠服务,展现着社会各方对新就业群体的包容魅力;在友好医院,培训与健康保障彰显着辖区医院的责任担当;在新就业群体温馨驿家,多元服务诠释着街道的深厚情谊……新就业群体与城市治理“双向奔赴”的美好场景正展现在人们眼前。
“我们将持续建设氛围友好、设施友好、治理友好、权益友好的‘全域友好’治理模式,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治理,让他们共享城市发展成果。”齐明军表示。
(本报记者 陈丽英)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