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新兴领域党建攻坚,以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为切入口,实施凝新、强新、暖新“三项行动”,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聚力凝“新”
打造一统到底的组织体系
“去年9月,我们按程序撤销了市道路货运行业党委,新成立市级交通运输行业党委,通过条块结合、资源聚合、点面融合等方式,打造党委推动、部门驱动、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六盘水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副书记方洪介绍。
六盘水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各市(区)立足区位优势,依托交通运输局机关、综合行政执法队、海事处等组建县级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结合行业管理和业务监管,细化明确18项行业党委抓党建重点任务清单和6项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责任清单,不断构建条块结合、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
依托“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六盘水市创新企业驻地街道与行业党委“双哨长”制度,通过“吹哨—派单—办理”闭环方式,整合司法、人社、教育等26家部门优势资源,针对网约车司机共同制定52项服务清单、73个办实事计划,推动解决子女就学、保险购买、权益维护等问题。
同时,六盘水市整合平台企业、驻地社区等力量,采取实地走访人工核查、线上系统对比核准,以及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核双找”工作模式,实现党员网约车司机全部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推动新组建1个“首汽约车”党支部和2个网约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并从交通系统选派3名党建指导员进行一对一指导。
“在行业党委的指导下,我们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了多次调整,大家的服务意识和操作规范得到了很大提升,日均完单数从1000单上升到了3000单,线下巡游率下降了20%。”“首汽约车”党支部书记、公司运营经理刘永向说。
合力强“新”
搭建多方联动的助力平台
立足网约车司机群体实际,聚焦谁来负责、怎么管理、如何凝聚等问题,六盘水市通过组织“统”、党建“联”、合力“解”等措施,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助力企业和网约车司机群体健康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推动网约车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发展的工作布局,推动“首汽约车”党支部积极争取总部支持,开发“首汽数智运行云平台”。深化“机关联基层”党建联建机制,组织交通系统机关、国有企业党支部与“首汽约车”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常态化开展理论共学活动;邀请交管、人社和高校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安全驾驶、订单沟通等业务培训,组织动员司机群体主动参与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拓宽发展空间。
“王师傅,上次你带我们买的刺梨汁能邮寄吗?家里人都喜欢喝……”此前,广东游客张迪一家来六盘水旅游时搭乘王大伟的网约车,通过“后备箱经济”购买刺梨汁后想回购。“‘后备箱经济’是市县两级农业投资、旅游投资公司积极与行业党委达成的合作项目,网约车司机们利用后备箱流动展销特色产品,既能拓宽增收渠道,又能为党组织提供市场信息,助力地方发展。”六盘水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魏薇介绍。
为了拓宽网约车司机增收渠道,通过县级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和驻地街道党工委搭台,采取“团购”的方式,联合银行、保险公司、4S店等在发放购车贷款、购买车身保险、车辆维修保养等方面给予折扣优惠,每年累计帮助网约车司机群体减少刚性支出200余万元。
用力暖“新”
完善诉求收办的管理闭环
六盘水市坚持把解决网约车司机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突破口,行业党委研究制定加强网约车司机之家建设、完善联系服务机制,推行“三呼三应”服务机制,畅通网约车司机诉求建议直通渠道。
建立“未呼先应”清单。行业党委紧扣网约车行业现状和网约车司机急难愁盼问题,研究制定加强司机之家建设、完善联系服务机制等14条关怀凝聚措施,逐一细化责任单位推动落实;定期开展网约车司机群体问题诉求问卷调查,动态更新网约车司机服务台账和需求清单。
畅通“有呼必应”渠道。推动出资人、党员、党建指导员“三支队伍”下沉服务,建立“网约车司机—流动党员—企业党组织—行业党委”的诉求直通机制,整合交通、市场监管、商务、社区事项,并在司机之家设立代办点,明确“首汽约车”党支部党员兼职司机事务代办员,做到司机有需求、服务有反馈。
健全“随呼随应”机制。设置应急值班先锋岗,组织支部党员轮流24小时值班,挖掘在车辆和家电维修、老人照料、应急抢救等方面有专长的网约车司机能人,参与组建应急援助互助工作队,不断健全完善网约车司机群体“随呼随应”的服务应急救援体系。
“通过问卷调查动态更新服务台账和需求清单,收集分办体制性、政策性合理建议,集中落实共享车位设置、潮汐车道完善等实事,在帮助处理交通事故、车辆急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增强党组织凝聚力。”钟山区交通运输行业党委书记范睿说。
(本报通讯员 颜松)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