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聚焦三抓好”要求,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深入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奋力推动南昌新时代社会工作形成经验、创出特色、争创一流。
聚焦重点攻坚,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南昌市重点非公有制企业达15338家,新就业群体达65万人,社会组织3300余家。面对新经济组织数量庞大、涉及面广、党组织覆盖率不高等问题,南昌市将以加强全省百强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重点企业党建工作为抓手,直接联系和指导一批重点非公有制企业,按照“一链一党委、一企一支部”模式,加快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强链”行动,持续深化“小个专”党建工作“一格局、两覆盖、三机制、四引领”(“一格局”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两覆盖”即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三机制”即基础保障机制、示范引领机制、创先争优机制;“四引领”即引领诚信经营、引领发展壮大、引领服务大局、引领文化建设)模式,实施“高水平党建创新计划”。面对新社会组织类型多样、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推动17家行业部门成立市直行业(综合)党委,筛选确定85个行业协会商会工作联系点,建立信息直报、跟踪调研、工作交流、动态调整等4项工作机制,深化“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自律专项整治”等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发展、行业发展同向发力。针对新就业群体规模大、流动性强、传统党建工作方式难以有效覆盖等问题,将积极推进滴滴出行全省网约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及“三站一场”党群服务驿站建设,探索“益新赣”党群服务地图点亮计划,持续推动党群共建“四共四同”模式,系统推进友好互助小区(商圈)等“友好场景”建设,加快推动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从阵地式向场景式延伸拓展。
聚焦强基固本,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坚持“理顺权责关系”这一核心,在前期精简全市乡镇(街道)内设机构超27%、市级议事协调机构超50%的基础上,建立乡镇(街道)基本履职事项、配合履职事项、上级部门收回事项“三张清单”,出台村(社区)准入事项审批、减负“观察员”等减负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书记领航”行动,大力实施“洪城红”党建引领工程,加快推进网格化管理“多格合一”,深化“党员入格、一网兜底”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党建+全科网格”等特色做法。为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幸福圆桌会”等基层治理特色做法,实行管理服务哨、重点工作哨、应急处置哨、安全生产哨等四类吹哨,充分调动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聚焦民生需求,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针对志愿者活跃度不高、志愿活动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完善志愿服务阵地、组织、动员、供给体系,开展示范阵地创建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联动工作,支持“一老一小”、医疗健康、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围绕重大活动赛事、重要节庆、重要群体等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针对人民建议征集渠道多、参与部门杂的问题,有效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问计南昌”等平台,积极构建意见征集、办理、转化、反馈工作闭环。健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流动、评价激励机制,实施社会工作“万人成才计划”,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拓面增效行动”,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心系群众、服务社会、作风过硬的社会工作干部队伍。
(作者系中共南昌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