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融入产业有链条、有产能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探索试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以下简称“三链”)党建工作,通过组织固链、人才活链、服务强链,将党的工作有形有效覆盖到“三链”融合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组织固链,构建工作体系

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是全球光伏行业建设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前列的公司,2023年产值超百亿元。“公司党支部坚持‘党旗汇聚红心·党建引领聚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双碳’目标贡献通威力量。”成都市新能源产业链党委委员、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三凤介绍。

2024年,金堂县成立成都市新能源产业链党委,并会同市生态环境局、淮州新城等21家市县有关部门“项目化”推进党建试点工作,吸收成都市绿色低碳产业联盟和12家链上企业参与试点,引导产业联盟、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打好试点铺开“提前量”。

“在推进试点过程中,县委组织部、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梳理形成试点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党委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对照任务清单,我们通过搭建惠企助企服务平台,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项目建设等难题,顺利推动通合新能源扩产提升、纳拓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链党委委员、四川金堂经济开发区(筹)产业发展部蒋康辉说。

近年来,金堂县大力实施“强功能、优服务、善治理、聚人才”专项行动,抓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党组织培育、党员发展、组织生活开展等基础工作,建立“孵化式”培养模式,推动链上主体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融合发展转变。

人才活链,培育先锋雁阵

金堂县大力开展“新思想进园区、进企业、进社会组织”活动;依托“水城先锋学堂·企业人才班”等载体制定专项提升计划,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先锋助力。

“金堂县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成都大学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了成都淮州新城绿色低碳产业人才学院。”县委社会工作部党建指导室负责人刘昕琳介绍,“近年来,通过和通威、巴莫等链主企业达成‘订单班合作’,针对性培育、订单式输送80名技术人才,遴选新能源产业领军人才7名。”

金堂县坚持党委搭平台,推动职能部门、高校院所、金融机构与链上企业深度合作,构建贯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过程的创新体系。鼓励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党组织联合链上企业,联合打造应用场景、供销平台,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服务强链,强化供需对接

“为加快推进‘党建惠企’赋能企业发展,我们统筹建设淮州新城玉溪谷·通荷里等‘会’聚金堂共享服务站点,通过‘对话书记’‘蓉漂咖啡’等平台,为链上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和政企共话频道。”金堂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社会工作部常务副部长屈栋梁说。

县委组织部、县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部门属地资源,打造集党组织与企业“双孵化”等场景于一体的党群阵地矩阵,加强对优秀企业家、优秀党组织书记等先进事迹和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建圈强链贡献突出企业的宣传,凝聚创新创业正能量。

“今年,县里印发了《问题诉求办理工作规程》,进一步健全问题诉求闭环处理机制,切实推动各部门协同配合、助企纾困。”成阿工业园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文福明介绍。

依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等23个高品质产业载体,金堂县持续开展目标企业“大走访”“一园一主题”推介活动,策划发布“产业载体招商引智机会清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建圈强链与特色园区打造一体推进,助力提升新质生产力。

 (本报通讯员 刘昕琳 邓利芳)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