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因为有爱,变得更加温暖;一座城,因为有爱,更加令人向往。近年来,湖北省孝感市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持续壮大志愿者队伍,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超86万,2024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490万个小时,志愿服务社会效益日益彰显,文明新风尚在澴川大地蔚然成风。
志愿同行
培植志愿服务成长沃土
“助人助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找回了自信和人生价值。”1月18日,在孝感市举办的第11届“百户困境家庭”爱心团年宴暨公益年会上,“轮椅哥”池汉桥缓缓到达领奖台,无比自豪地领取优秀志愿者奖章。
59岁的池汉桥,是孝南区陡岗镇红旗村的一位高位截瘫残疾人,也是一名“轮椅志愿者”,获评2024年“助人为乐”湖北好人。他用手艺服务社会,走街串巷免费为乡亲们维修家电万余件,在帮助他人中汲取力量,微笑面对生活,志愿服务时长累计一万多个小时。在他的感染和帮助下,先后有20多名位残疾人走出阴霾。
池汉桥的事迹是孝感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选树美德榜样的缩影。近年来,孝感市积极探索建立“积分回馈激励”模式,根据服务时长评星定级,对星级志愿者在教育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让先进典型成为影响和带动群众践行美德的“最美榜样”。
护小敬老
擦亮志愿服务温暖底色
为缓解少年儿童寒假“无处去、看护难”等问题,孝感市委社会工作部、宣传部、团市委联合开展“未成年人寒假托管班”活动,于1月13日至2月11日寒假期间,为有需求的家长及未成年人提供托管服务。在孝南区,全区已开办23个寒假“爱心托管班”,同时招募13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上岗,给少年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快乐、有趣的寒假生活。
“一老一幼”牵动千万家庭,是家事,更是民生大事。孝感市依托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城市驿站等平台,充分整合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力量,打造一支守望相助、暖心常驻的志愿服务队伍,通过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将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全市累计建成“幸福食堂”305个,着力解决城乡特殊困难老人就餐问题,提升他们“舌尖上的幸福”。同时,聚焦当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依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服务”模式,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在主城区建成社区儿童之家44个、示范家庭教育指导站11个,护航全市少年儿童“心”健康。
塑造品牌
点亮志愿服务文明之光
“周爹爹,我们又来看您啦,这次还有专业的医生来给您检查身体呢。”“快进来……”
深冬时节寒意浓,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孝心志愿服务队再次开启“温暖行动”,队员们带上物资,联合湖北航天医院开展送“医”上门爱心义诊志愿共建活动,为特殊困难老人送去冬日温暖与关怀。
成立于1983年的孝心志愿服务队是一支由电力志愿者组成的公益性群体。42年来,孝心志愿服务队累计帮扶500多名特殊困难老人,捐助生活费约39万元。孝心志愿服务队先后获评湖北省“荆楚学雷锋示范团队”、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成为有口皆碑的志愿服务名片。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孝感市注重品牌引领效应,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时代感吸引力,培育形成了“烈火玫瑰”“河小青”“河小禹”等一批接地气、受欢迎的志愿服务品牌。
如今,在孝感的大街小巷、小区院落,每天都可以看到志愿者们穿梭忙碌的身影。安陆市陈店乡舒礼洪坚持5年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上门理发;云梦县网友义务巡逻协会坚持13年爱心巡逻;孝南区广场街道87岁老党员姚彩清,坚持30年义务清扫社区小巷……
小善渐而大德生。孝感作为中华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正通过全力打造孝廉机关、孝德校园、孝亲社区、孝诚企业、孝勇军营等“五孝”品牌,将孝文化与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有机结合,使其深深融入城市血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为孝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本报通讯员 姚韦伟 陈益强)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