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重在分类推进,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对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因企制宜”,着力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质效。新时代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应突出导向性,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实效性,把握关键环节;突出先进性,建强骨干队伍;突出创新性,丰富活动载体。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指出,“要提高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质量,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重在巩固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重在分类推进”。这为新时代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重在分类推进,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对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因企制宜”,着力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质效。
突出导向性 强化顶层设计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重视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我们党的长期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抓好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首先应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
依法依规推进“党建入章”。根据不同类型混合所有制企业特点,进一步明晰党组织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关系,明确党组织在企业重大决策、选聘人才、监督保障、利益协调等环节权责,强化章程约束,走好“最先一公里”。
统筹配套设计,加强制度协同。选派驻企联络员、党建指导员,引导企业不断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等相关配套制度及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程序,积极推动股东大会、职代会建设和厂务公开,有效防范“失控失管、只投不管”风险,夯实党建引领混合所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突出实效性 把握关键环节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凸显了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既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企业现实发展问题的紧要之举。应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好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关键节点,持续用力、精准施策。
健全组织,理顺关系。通过“拉网式”找准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空白点,结合企业实际,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组建以及派驻帮建等多种方式,做到应建尽建、能建快建,做到“哪里有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工作”。
细化任务,明确责任。把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市场开拓、技术突破、产能优化、管理提升等企业中心工作,开展“旗帜领航”党建工程、“书记项目”等,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鼓励企业间签订业务合作协议时同步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推动不同类型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之间的党员联训、活动联办、阵地联创、业务联动,创建企业发展“聚能环”。
紧盯关键,抓好班子。主动适应股权多元化结构,持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制度安排和实现途径,开展“双培工程”,把政治可靠、群众认可、懂经营、善管理的党员骨干选拔到关键岗位,确保进入就要尽责、任职就要履职,使企业两套班子“绑腿跑”转为一套班子“加速器”。
突出先进性 建强骨干队伍
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来源广泛等特殊性,要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水平,就应进一步严格党员发展管理。
以“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建强一支素质优良、数量稳定、职业化管理的党务干部队伍。采用内部选聘、双向交流等方式做好外引内培,拓宽党务工作者选聘渠道,确保事得其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按照实用、实在、实际的原则开展常态化专项培训。同时,建立党务工作者责任制,把党建工作成效和企业发展实绩作为考核评价主要依据,切实发挥好党务工作者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把发展党员作为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源头活水,着力开源、拓渠、增流。紧扣企业人才需求,注重从生产经营一线和青年职工中选拔优秀人才,引导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通过党员践诺、党员示范区、星级党员考核等,要求企业党员职工主动亮身份、亮职责,树好“一面旗帜”。
突出创新性 丰富活动载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这要求要着力创新党领导下的先进企业文化,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提味增鲜”上下工夫。
让党建工作“活”起来。大力推进“智慧党建”,进一步挖掘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呈现新手段,让广大党员职工感到理论学习有趣味、组织活动“对口味”。同时,依托各类数字平台,大力宣传企业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激发正能量。
让红色阵地强起来。采用“党建+文化”融合模式,设立党群服务中心、劳模工作室、匠心教研室等,在原有企业文化中融入党建工作亮点,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战略目标,规范不同资本背景的管理者和员工行为,实现资合、利合、人合、心合,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由“利益共同体”向“战略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的升级转变,为混合所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作者系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智库项目〈项目编号:TJSHGZWT24-06〉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