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商圈楼宇园区党建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当前,随着“北有金融街、南有数据街、中有北交所”“东有巨人港、西有马连道、南有泛动画、北有科创巢、中有联盟链”的资源链条加快构建,北京市西城区切实抓牢党的建设各方面任务,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地区以金融、金融科技、资产管理、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4+N”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同时,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西城区作为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城区,共有市级园区12个,重点商圈4个,“两新”组织相对集中的亿元商务楼宇53个。西城区通过打造楼宇里的“红色阵地”、彰显商圈里的“西城风范”、释放园区发展“乘数效应”,各类服务型、创新型、开放型、流量型“两新”组织日益壮大,成为助力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活力涌“金” 楼宇里的“红色阵地”

金融街历经30余年的建设发展,是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全国性主要金融行业协会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承载地,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所在地。作为重要的商务街区之一,这里集聚了“一行一局一会”、北交所、北京金融法院和1900余家金融机构,是北京市金融服务业的核心区和产业集群区,金融资产规模超150万亿,占全国金融资产规模的三分之一。基于此,金融街街道紧扣辖区商务楼宇多的特点,有效探索楼宇党建多元共治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助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街街道依托“五进五问”调研走访机制上门问需,推进楼宇网格化治理,发挥楼宇物业党建联络员、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等作用,动态盘点企业信息,指导推进党组织应建尽建。在区域内大力推行《金融行业商务楼宇等级评价标准》,英蓝国际金融中心、通泰大厦等10座代表性楼宇完成首批评价。通过从最初的“双楼长”逐步延伸,到如今构建起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为抓手、“党建引领+专班化运作+管家式服务+楼长兜底”的“1+3”服务机制,街道主动向前一步想企业之所盼,急企业之所难,解企业之所困,搭建信息互通、服务联动、难题共解平台,促进地区、企业和人才交流互动,增强楼宇企业归属感。街道创新“走进商务楼宇做党建”“走进非公企业做活动”党建品牌,主办金融街论坛年会楼宇经济发展论坛,定期召开地区楼宇发展座谈会、小微企业调研座谈会等,建立企业间横向交流平台。打造公益服务联盟,建设友好楼宇,金融街购物中心联合党支部动员楼宇内10家餐饮企业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午餐,太平洋保险大厦等楼宇设立小哥爱心驿站,丰铭大厦、富凯大厦等楼宇开放“父母食堂”,解决周边社区老年居民用餐难题。

老城新生 “商圈党建”彰显“西城风范”

大栅栏地区是京味传统文化的集中承载地,也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栅栏商业街、杨梅竹斜街、琉璃厂东街、百年短巷长街、北京坊等交汇而成的街巷商圈,集聚了瑞蚨祥、内联升、同仁堂、张一元等众多“中华老字号”。随着大栅栏商圈有机更新的脚步不断前进,商圈党建这条“红色引擎”也在加速跃进。大栅栏街道打造了“坊间YI家”商圈党建联合体,在“点单服务”中面向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打破信息壁垒,促进惠企政策落地落细,同时也给商圈内企业创造了“走出去”与其他企业互相交流的机会。

除了“坊间YI家”,大栅栏街道还以党建引领,联合相关单位鼓励支持老字号企业发展。老字号企业内联升探索智能制造与传统非遗技艺融合,坚持科技创新与专精特新路线,实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4年,随着大栅栏快递行业流动党员党支部成立,街道组织支部中的顺丰、京东等7家快递头部企业与老字号结对共建,为老商圈延伸新服务,有效助推商圈融合发展。

凝心聚力 释放园区发展“乘数效应”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0余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4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5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这些坐落在西城区产业园区的企业,既有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速度,也有“党建+”的高度。

西城区作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的所在地,集聚多家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多年来,区内产业园区在商贸、教育、医疗、科技、专业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发展。近年来,西城区通过党建引领,持续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出台“金科十条”“科创十条”“金服十条”“金开十条”“北交所十条”“文化产业十条”“数产十条”等系列政策文件,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强大保障。实施“西融计划”,推出“西融人才卡”,打造“一揽子、一条龙、一站式”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区发改委、金融街服务局等产业部门“行业管家”作用,支持中关村西城园留学生创业园、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为创业项目提供专业的孵化平台服务,全面营造“近悦远来、宜居宜业”的人才生态环境。园区产业发展越快,越要做好固本强基,发挥好“党建+业务+人才”的矩阵作用。园区积极发挥金科党建联盟“金科议事厅”作用,加深街道和园区企业间联系,强化协调联动,提升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际效果,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此外,园区持续优化“三联四链五抓”工作机制,建立书记工作站组织“一帮一”结对,组成服务小分队,统筹统战和工青妇工作资源合力服务企业人才,推出精品党建展示线路,为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红色动能”。

(北京市西城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罗昕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