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服务所和村级调解委员会作用,建立一体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谋划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红砂坝镇在全市打造规范化、实体化运行的“枫桥式”示范综治中心,创新运用矛盾纠纷化解“五步工作法”,努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把各类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主要做法
打造“一中心”,实现群众诉求“一扇门”受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由镇党委书记统筹抓总,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牵头负责,按照“四有”标准(有牌子、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全面加强设施建设,整合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信访等部门7名工作人员(含1名执业律师、1名心理咨询师)入驻,建设占地面积200余平方米的“一厅一办两站四室”(群众接待大厅、社会治理办、信访代办工作站、12345热线工作站、矛盾调处室、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视频研判室)镇级综治中心,构建“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和“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工作模式,解决了基层治理中条块分割的问题。
织密“一张网”,实现风险隐患“一台账”排查。以村为基础划分79个网格,配备79名网格员,组建由镇党委成员包联工作小组、村干部、驻村单位、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和热心群众构成的“5+1”网格化服务力量,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摸排工作,对于排查出的问题,按照邻里纠纷、婚恋家庭、征地拆迁等方面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有效破解网格化管理空转失灵、虚化弱化、底数不明等难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2024年以来,入户走访850余户、1900余人次,上报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21件,直接化解小矛盾小纠纷104件,帮办代办村民受理事项1320余件。
活用“一机制”,实现疑难矛盾“一揽子”解决。建立预防排查、分级化解、部门联调、包案调处、督办代办等化解矛盾“五步工作法”,采用“分级诊疗”和“坐堂会诊”方式,精准分析、精准服务、精准施策,力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村民景某与李某因土地的经营权属产生纠纷,村委会曾多次试图化解未果,综治中心召集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分析研判,制定详细调解方案,并组织工作人员分别对双方进行说服、教育,历时10多年的土地纠纷案得到解决。2024年以来,综治中心接待信访群众38批次,走访排查矛盾隐患21起,运用矛盾纠纷化解“五步工作法”,村级组织化解16起,部门协同联调34起,包案领导主持调处7起,调解未果导入司法程序2起,办结率97%,群众满意率达100%。
思考与启示
坚持党的领导,是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一个地方基层治理效能高不高,与基层党组织能不能切实发挥领导作用密切相关。在推进基层治理过程中,红砂坝镇、村两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镇党委书记带头研究,其他班子成员领办先行,因事施策研究破题方法,经过实践检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矛盾纠纷化解“五步工作法”。在实际工作中,镇党委“向上”随时请示报告工作进展情况,高质高效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向下”积极调动“乡贤”“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和网格员等人员力量的积极性,配合基层政法单位开展工作,进一步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形成基层治理“大网格”。
强化资源整合,是推进阵地服务前置、中心高效运转的重要途径。综治中心作为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不仅承担着工作联动、矛盾联调的职责,还应具备平安联创、治安联防、问题联治等功能。一方面,红砂坝镇对场地进行整合完善,坚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原则,按照功能集中、方便服务、适度分离的要求,将200余平方米的场所划分为矛盾调解、信访代办、法律服务、视频研判等8个工作功能区,形成集约办公、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另一方面,协调派出所、司法所、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等多部门工作人员入驻,规范化、专业化解决群众各类诉求。通过两个方面的资源整合,乡镇级综治中心真正成为汇集社情民意的“前哨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参谋部”、应对重大风险的“主战场”。
优化工作机制,是部门协调联动、凝聚工作合力的坚实基础。综治中心是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平台,要做到既快速响应、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有效衔接,关键在于制度的实际运行。学习借鉴基层治理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能搞简单的“拿来主义”,要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以“他山之石”创新思路举措,在健全优化工作机制上下功夫。红砂坝镇立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细化制定预防排查、分级化解、部门联调、包案调处、督办代办,并延伸探索评价回访和问责奖惩实操办法,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落实,有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
加强能力建设,是基层治理创新、破局破题解难的有力抓手。当前,乡村矛盾纠纷主体日益多元、涉及的行业领域类型日趋多样,在综治中心运行逐步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简单易处理的矛盾纠纷因处理不当、久拖不决,导致激化升级。细思问题的根源,既有干部服务观、政绩观的偏差,也有工作衔接、制度建设方面的原因。在干部职工能力建设方面,红砂坝镇以法务知识技能培训、重点人群数据分析、视联网研判讨论和治安防范活动等为契机,逐步强化干部、网格员态势感知能力、风险防范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推动工作方式切实由被动“堵风险”向主动“查漏洞”转变。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委办公室)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