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江新区坚持“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兴产业”的思路,推动党建联建、助企强链,实施“红船领航”“红色引擎”“红链聚能”“红利助企”“红领挺膺”等五项行动,打造“产业先锋”党建品牌,建强组织链、完善服务链、开拓创新链、驱动产业链,助力发展新技术、重塑新动能、拓展新业态、创造新价值,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战斗堡垒建在“链”上
“如何加强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如何有效控制呆料的产生,降低运营成本?”……来自三一重机、英拉法天窗等多家企业的代表通过参加“兴链动 产业共进”活动,走进生产一线,近距离观察重庆康明斯如何依托党建引领机制,融合企业文化、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成功构建起一套高效的成本控制体系。
这是两江新区打造“产业先锋”党建品牌的生动实践。两江新区成立由各产业链链长组成的产业党建顾问团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8个产业链联合党委,健全“顾问团指导谋划、部门(集团)牵头抓总、园区(街道)统筹协调、产业链联合党委承载推进、链上企业党组织联动落实”的“五位一体”产业党建组织领导体系。8条产业链凝聚企业225家、党组织180个、党员8053名,设置红岩先锋示范岗2216个、红岩党员责任区842个、红岩党员突击队205支。
为切实发挥产业链作用,两江新区建立产业链联合党委会议、党建联席会议、产业链骨干企业会议、行业协会会长会议“四会合一”机制,常态化召开产业链骨干企业会议、行业协会会长会议,把党建工作嵌入产业发展全链条全领域全过程。
“我们采取上下游联建、大中小带建、产学研共建等形式,依托街道社区、工业园区、商圈楼宇等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带动链上企业、加盟企业、合作企业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两江新区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此外,该区依托汽车、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会展旗舰、现代金融、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生物医药等8大产业联盟,建立两江·天府和8个产业链“1+8”党建联席会议机制,举办“英才大会”等赛事活动150余场,组建规模超百亿的科技创新母子基金群,签订人才项目投资协议16个。
产业资源聚在“链”上
“今年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怎么样?企业在拓展市场方面,需要我们提供哪些帮助……”在两江新区,服务专员走进企业“打卡”已经成为工作常态。
为更好服务企业,两江新区推行企业专员定制服务、党群服务中心定点服务、企业家沙龙定向服务,了解掌握企业困难诉求、堵点难点等信息。同时,推进“园区事园区办”、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惠及1.2万家企业、22万名创新创业人才。
组织搭平台,企业拓舞台。在新能源及高端装备产业链联合党委与龙兴公司党委联合主办的“兴链动 产业共进”第四期活动中,龙兴新城30余家企业代表走进重庆顺丰总部及空港顺丰中转站,观摩顺丰速运的党建活动、企业文化运行管控等,学经验、建模式、促合作,四家企业与顺丰速运在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
为整合资源链,两江新区灵活采取产业协作、以商招商等形式,统筹实施产业链招商,引进太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一大批优质项目。整合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等优势资源,建设研发平台140余个,以党建搭台实现产业链“破圈增能”,构建“产业命题、科创破题、企业运用、成果普惠”的工作格局,聚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关键性技术等课题集中攻坚,形成技术专利1721项,转化产生经济效益超70亿元。
“我们还推广市场出题、清单交互、会议牵手、跟踪孵化的产业党建联席会议‘四步工作法’,把准市场脉搏,精准对接供需,把党建工作做到企业心坎上。”两江新区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服务保障落在“链”上
两江新区将全区党群服务阵地体系进行重塑,形成以1个政务中心联合党委为中枢、11个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5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基干网、N个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点)为延伸的“1+11+57+N”党群服务阵地矩阵,落实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五个一”标准,将服务项目从170项增加至213项,建立“红色帮代办”机制,为重点企业提供针对性定制服务、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开拓会计代账、知识产权代理等增值服务。
同时,两江新区采取社区工作者、党建指导员、网格员“三支队伍”入企走访等方式,对创新创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两江人才十条等惠企政策进行现场辅导解读,联合赛力斯、京东方等重点企业设立“人才奖学金”,开辟惠企政策和奖补资金“快车道”。
“我们推行‘保姆式’陪伴发展,组建433名领导干部组成的服务企业专员队伍,对相关重点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建立日常问题联络专员协办、重点问题服务专员领办、专业问题职能部门承办、疑难问题联席会议合办机制,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破解企业产销难、供应难、融资难、创新难等突出问题1539项。”两江新区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报记者 陈丽英 通讯员 张海涛)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