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党建是党建工作的新发展、新延伸,也是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新命题、新实践。海南省委“两新”工委积极围绕自由贸易港旅游、现代服务、高新技术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产业布局,先后在旅游、高效农业、海洋渔业等8大产业链上推进党建工作。
同时,海南扎实推进产业链党建“聚力赋能”行动,把组织建在“链”上、人才聚在“链”上、服务抓在“链”上,以“党建链”领跑“产业链”,打造“链上”抱团发展的动力引擎,实现党建引领下的组织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耦合、同频共振。
高效农业党建产业链将组织建在“链”上,形成“1+3+N”的组织体系,即以园区党工委为主导,企业党支部为核心,其他相关党支部为支撑的组织网络。2024年通过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吸纳社会组织11家、专家型人才2人,培育发展党员12人。
“我们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打造功能性党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党建+’工程,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园区建设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是海南自贸港13个重点园区之一,承载着培育发展南繁种业和深海科技两大未来产业的重要使命。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组织设置模式,组建南繁种业、深海科技、生命科学、数字经济等8个产业链大党委,吸纳成员单位243家,实行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享、党员联训、发展联促“五联”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助力产业链聚势提能,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现有花企苗圃815家,花农4500余人,种植面积近3万亩,年产值6.9亿元。为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组织链”“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做好特色产业链党建品牌这篇文章。云龙镇在2024年成立云龙镇花卉苗木产业链党委,下设种植、销售、宣传、人才、保障等5个党支部,通过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开展“链上党旗红、产业发展强”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共同解决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4年,在台风“摩羯”灾后重建工作中,云龙镇花卉苗木产业链党委充分发挥产、供、销、服等链上5个党支部优势互补功能,协调发电机、帐篷等物资支持花农花企开展自救,帮助花农花企回流资金,全力支持花农花企灾后复工复产。
去年以来,海南省委“两新”工委指导海口、三亚、文昌等9个市县依托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三亚崖洲湾科技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文昌国际航天城等重点产业园区建立“党建链”,着力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
以高质量产业链党建助推自贸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把人才聚在“链”上。
“自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引育各类急需急缺人才,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强化科教支撑。”近日,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三亚深海科技城正式揭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林海表示,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将持续推进人才战略,厚植发展优势,坚持党建引领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
为打造人才“雁阵”,崖州湾科技城累计设立院士工作站8个、院士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8个,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240名。实施“珠崖毓才院”人才培养项目,围绕技能人才培养精准发力,已开设专业课程300余期,培训1.5万人次,帮助1800多名职工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有效拓宽企业职工职业发展道路。通过建立“分类评价、逐级奖励”的人才认定及奖励体系,逐步形成具有科技城特点且层次分明的引才奖励政策,多措并举吸引高水平科研人才集聚。
(本报记者 赵雪)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