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经过集中改造的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走进四世同堂的郎素兰家中看望。得知小区改造后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各方面服务保障到位,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肯定。他指出,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
“总书记特别平易近人,勉励我们做好社区服务。”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完社区工作后,长安社区党委书记曹雪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长安小区所属的长安社区因毗邻长安路得名,寓意长治久安。安,被视为美好生活的根基,只有“安”字做底,才能安居乐业、幸福安康。长安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孕育家睦邻善文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绣出了便民、利民、安民的“基层善治”美好画卷。
据曹雪介绍,长安社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小区从水、电、气、暖等各方面拆旧补新,并开辟绿地、休闲广场等活动空间,解决房屋老旧、设施不全影响居住体验的问题;发挥各方主体作用,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相互配合,居民积极参与,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准绳,有事大家议、办法大家提,共同解决影响生活便利的难题,打造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物业服务企业、企事业单位等为主体的社区党建联盟,为民服务解难题。
走进长安社区,一块电子屏幕上展示着老旧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见证着长安小区由旧到新的蝶变。
“我在这儿居住30多年了,以前小区环境差,地面坑洼不平,冬天家里温度低,活动场地少。”长安小区首批住户王福山说,现在小区不仅环境变美了,还有专门的活动场地、养老服务站和健康驿站。小区内废弃的老旧锅炉房,因地制宜改造成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旧烟囱也按居民意愿予以保留,并在外观上进行改造,留住工业城市的历史记忆。
在长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醒目的位置展示着“15分钟便民生活圈”,周边商超、餐饮店、快递点、药店等服务信息应有尽有;社区公示板上,社区党组织书记、网格员的联系方式一目了然;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台账上详细记录着“为李桂香家进行室内清洁”“为郑书玉老人上门理发”等工作……一个个细节展示着社区为居民提供的优质服务。
“总书记来到社区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我们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我要继续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社区工作者曹思琪表示。
除了小区崭新的大门、整齐的外立面、平整的道路为居民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让长安社区居民们颇感喜乐幸福。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墙上贴着文体团队活动时间表,合唱团、民乐队、模特队、艺术团、柔力球、太极拳……十几个文体团队为不同爱好者搭建了舞台。摄影、纸贴画、心理、国画、朗诵……丰富的课程充实着居民文化生活。长安社区采取“社区统筹、居民点单、多元送课”方式开展送课进社区活动,课堂以“一老一小”为主要服务群体,已开发兴趣类、社会实践类公共服务课程和个性化课程35门。
“退休后,我便加入了社区合唱团,平时还和其他人一起去公益演出,参加志愿服务。”今年82岁的居民钱为民说。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为居民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努力让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曹雪表示。
(本报记者 陈丽英)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