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年味叫“坚守”(新春走基层)

梅催春动,人随春好,又到阖家欢聚时。春节期间,记者来到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的商圈市场,探访那些春节“不打烊”、选择就地过年的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

走进“古德兔”驿站,清新简约的风格让人身心放松,“蓝骑士”“黄骑士”们趁着等单的空隙坐下歇脚,聊着“接单”“送单”秘诀。网约配送员徐先生介绍,“这里建好半年多了,以前等单时我们都坐在电瓶车上刷手机,现在大家都会进到驿站里等单、歇脚,再也不用风吹日晒了。”

“古德兔”是“骑手”们对古田街道新就业群体活动服务中心(凯德商圈)的“昵称”,这里有沙发、桌椅、饮水机、急救箱、充电插座、共享雨伞等,供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们使用,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扫描墙上的二维码还有各种学习的音频资源给大家“充电”;中心还设有“零工驿站”,每天都更新发布多种用工信息。“每天来咨询的人很多,都是灵活就业群体,很多人愿意在闲暇时接个小活、打个短工,增加点儿收入。”驻点工作人员说。

这里也是“饿了么”的古田片区工作站点,每天早上,工作站站长毛辉都会带领“小哥”们在“古德兔”门口开晨会。毛辉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他的号召下,站点已有3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春节期间可以继续点外卖。”毛辉表示,“我们都有排班,虽然不能陪家人过年,但这里需要我们,我们也愿意坚守。”在他们看来,网约配送员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岗位。

“人人为我”是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的切身感受,2024年,硚口区委社会工作部聚焦新就业群体服务凝聚工作,指导全区70余家户外工作者驿站提质升级。“我们的目标是建成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让美好生活的守护者、创造者也能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硚口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现已搭建7类友好场景,建成12家“小哥食堂”,18个友好小区,19个友好楼宇、商圈、园区、市场依次挂牌,每个网点站点、每个服务驿站均张贴“解忧信箱”“信息大厅”二维码,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扫码即可反映困难诉求、获取相关政策信息。同时,每季度更新服务项目,有效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为给新就业群体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建在硚口区的驿站既有“全科医生”也有“专科门诊”。坐落在汉江畔“冠军门”附近的汉江湾驿站,就是网约车司机的专属阵地。

“门口就是停车充电场,趁着中午充电便宜,还能在驿站吃饭休息一下。”网约车司机张先生说。记者注意到,一家迷你“today”便利店与驿站开在一起,驿站入口处有一个大邮桶,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签纸条,上面写满了网约车司机的“微心愿”,大多数留言下面都画了对钩。

“画对钩代表这些心愿我们已经落实了。”汉江湾驿站管理员曹旭自豪地说。驿站运行两年来,积极回应网约车司机的需求,新建的公共厕所、低于市场价的洗车套餐……汉江湾驿站还在不断升级。

春节期间,仍有很多网约车司机选择继续跑单,有了像汉江湾驿站这样的服务点位,为就地过年的网约车司机提供一个歇脚休息的“温馨港湾”。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元旦起,硚口区各街道社区以及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都在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关心这些融入城市的新力量。据悉,硚口区已累计举办各类关爱活动50余场,慰问困难新就业群体700余人,除了慰问金、新春大礼包外,还邀请新就业群体同社区居民同过“我们的节日”,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人间烟火色,最是春节时。当千家万户围坐在一起,享受团圆的喜悦时,新就业群体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平凡而忙碌的岗位上,用奋斗诠释了别样年味。

(本报记者 赵雪)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