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联系日”连起民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随着四川省巴中市“社情民意联系日”制度的建立,巴中市平昌县探索多条路径,直奔一线、直达末梢、直面问题,在群众“家门口”高效回应社情民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广泛汇聚合力,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定一个日子听民声

“郑大爷,先在这里烤一会儿火,马上就到您了。”在平昌县响滩镇开展的第二期“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中,志愿者对前来反映诉求的郑现忠进行了登记。

“市、县干部能直接到我们镇上来了解情况,说明对老百姓的事很重视,我们都很期待。”郑现忠这样说。

巴中市积极践行“四下基层”,探索建立“社情民意联系日”制度,市、县两级干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在同一个镇(街道)收集倾听群众呼声,一年内要访遍辖区所有村(社区)。

“‘四套’班子成员和法检‘两长’带头去民声最集中、情况最复杂的地方,就是要敞开大门倾听民声,坦诚面对和解决各类问题。”平昌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万学成说。

在平昌县板庙镇开展的第一期活动中,市、县政协部门工作人员收集到村民反映1500余亩连片的李子园病害风险高的情况后,立即协调省、市农科院专家技术指导。没多久,由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完善产业分片指导方案,全面铺开蹲点指导工作。

带回来的诉求和建议坚持“首办负责制”,由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转办交办,下沉干部全面负责所在镇(街道)群众反映的事项,原则上1个月内处理完成。

“收集了就办,一件接着一件办。哪怕有的事一时难办成,也和群众讲清楚、说明白,这是我们坚持的原则。”万学成说道。

活动开展以来,平昌县县级干部全覆盖下沉到36个镇(街道),403名乡镇干部同步下沉到村(社区)走访接待,政法干警报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诉求建言献策……“家门口”的社情民意“新窗口”全面打开。

织一张网格解民需

随着“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的开展,平昌县镇村干部、网格员全覆盖“打捞”民情:一问基本情况,二问困难诉求,三问工作建议,四问发展计策。

平昌县着力构建“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组织链条,以“网格化党建”推动“事在网中办”;全覆盖成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将党建工作向基层治理新业态、新空间拓展,以区域化党建推动党组织联建共建;健全党员干部下沉常态长效机制,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冯姨,前段时间到你们门市来排查,发现你们吃饭也在这儿。为了你们的安全,要在这里开个后窗哦。”在平昌县同州街道汉王庙社区一家商店内,网格员习晓霞耐心地给商户宣传“三合一”场所(住宿场所与加工、生产、仓储、经营等场所在同一建筑内混合设置)整改措施。她所在的社区第四网格共有32家“三合一”场所,她每天的职责就是入户排查、宣传、协调、跟踪、督办。

为准确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回应群众呼声,平昌县共划分网格566个,其中城市社区191个、集镇社区63个、农村312个。网格员们充分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有效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米”。

“对基层来说,治理问题不仅仅是位于考卷最后的‘大题’,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小题目’构成。服务体系建好,民生小事办好,口碑才会更好。”平昌县市民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

开一场小会集民智

位于平昌县三十二梁镇柳林村的“柳林活动室”,不仅是村民们聊天下棋的场所,更是共商村务、共建家园的重要平台。进入冬季后,村民们在这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民说事会”。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针对我们新招引的大头菜种植项目,看看怎么种、种多少,我们一起来议一议。”

“说事长”孙毅抛出问题后,村民们纷纷围绕土地、种子、肥料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商讨,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利用冬闲田、撂荒地等种植50亩大头菜。

平昌县创新探索干部问事、集中议事、分类办事、定期评事、公开晒事的“党支部+村民说事会”模式,了解村民诉求,解决村民难题,共话产业发展。目前,该县已融合建立393个村民说事室,收集议题2万余个,召开村民说事会6000余场次。

“基层治理中我们常存在一些困惑:为什么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却没有得到群众认可?”同州街道党工委书记苟磊说,“基层治理距离群众最近,所以我们把破题思路放在将各方力量尤其是群众智慧调动起来,这也是我们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的重要目标。”

在平昌县白衣镇长岭村的“道德超市”里,村民李泽良满脸笑容地将积分兑换的大米和菜籽油放上车,“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兑换物品了,我还要多攒点积分,争取下次多换一些东西。”

平昌县搭建多方协同“微平台”,形成村(居)民说事会、代表联络议、有事来协商等协同治理模式;推行乡风文明“微积分”,坚持“积分内容群众定、方式群众议、结果群众评、奖励群众享”,激发群众内生力;健全“五社联动”机制,有效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作用,在服务“一老一小”、助残、帮困等多个领域各展所长。

“基层治理说到底是人做工作、做人的工作。当人人都发挥力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就是基层善治最生动的注脚。”平昌县副县长柳昆说道。

(本报通讯员 杨春)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