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聚焦”办好民生实事(工作实践)

大寺镇作为天津市西青区重要辖区,下辖11个社区,服务常住人口4.6万余人。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施“红色领航 片区精治”系统工程,通过队伍建设、典型示范、多方共治、物业服务“四位一体”治理方式,打造出独具“大寺”特色的治理新样板。

聚焦能力提升,优化队伍建设

做好“培育”文章。全周期打造“精鹰计划”社区工作者培育行动,分别成立“雄鹰”研修班、“飞鹰”进修班、“猎鹰”赋能班、“雏鹰”培育班四个班次,多层次、多维度分类靶向制定培训计划,形成阶梯锻造成长机制。

做好“赋能”文章。结合“书记项目”“雏雁启航”“导师带徒”等活动,帮助社区工作者对标典型、找准方向、开拓创新。

做好“选优”文章。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选拔派驻优秀年轻干部任“驻社区书记”,建立健全优秀后备干部“成长档案”,及时发现一批、储备一批政治素质好、履职本领强、引领作用大、服务水平高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聚焦典型示范,发挥品牌效应

打造社区治理品牌。以培育“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为抓手,培育了泉集里社区“党建赋能‘强引擎’ 激活治理‘原动力’”、龙居花园社区“老旧小区‘改’出新貌 ‘造’就幸福”等11个立足居民服务需求、展现社区服务优势特色的治理品牌。

探索片区睦邻品牌。充分整合社区各类资源,盘活福特纳湾社区闲置场所打造“小福邻里坊”,搭建集“社会组织培育平台、居民需求对接中心、社会资源共享阵地、公益项目聚集窗口、党群议事协商机构、能力提升培训基地”为一体的创新型服务综合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精准重塑服务品牌。聚焦“一老一幼”等重点人群,开展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健康为老等多维服务项目。远洋万和城社区聚力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梅江康城利用闲置办公用房开设“便民餐吧”、龙顺园规划“孝心车位”等一系列的暖心服务,让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

聚焦多方共治,丰富治理力量

健全“协商机制”。聚焦民生痛点难点,探索多形式民主议事协商机制,搭建金友花园社区“板凳议事会”、远洋万和城社区“议启未来”儿童议事会、洛卡小镇社区“小镇议事堂”等11个议事协商阵地,融合“微信社区议事群”“便民服务热线”等线上平台,构建多方“社区议事圈”,解决了充电车棚、绿化美化环境等70余件民生实事。

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广发“能人召集令”,挖掘了一批有热心、有手艺的“能工巧匠”,培育了以各类能人为主力的“模范宣讲团”“王姐工作室”“邻里十八匠”等80个志愿服务队和20个能人治理团。同时,充分引导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参与基层治理,推动100余家优秀单位加入,以项目化运作助力大寺镇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聚焦物业服务,做实点滴细节

党建引领建机制。积极开展“红色物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经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住建委联合考评和市物业行业党委抽查检验,2024年大寺镇泉集里项目、龙居花园等5个年度计划项目全部达到“红色物业”创建标准。

“物社联动”强服务。实施深化“物社联动”提升社区物业服务水平专项行动,紧紧围绕居民群众需求,打造便民利民“贴心”、上门帮扶“暖心”、治安巡逻“安心”、美化环境“舒心”、志愿服务“爱心”的“五心”服务品牌,营造良好社区环境。

精准施策严监管。积极探索建立物业管理多方参与的协调运行机制,构建以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为主的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格局,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谋划、推进物业工作,协调解决居民各类急难愁盼问题近200个。

(天津市西青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