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

“我是河南人,爱人小孩都不在深圳,平时跑单无休,也就过年能与家人团聚。”网约配送员王涛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流动党员及新就业群体服务联合会议上说。春节前夕,宝安区印发新就业群体暖流行动工作方案,成立暖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的服务保障和走访慰问工作。

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其中有不少流动党员、“隐形党员”,如何把他们组织起来是个难题。各地积极探索,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

建强组织管党员

云南省将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群体中的党员,就近就便纳入街道社区(园区)党组织管理;社交电商、网络主播等其他群体中的党员,依托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直播基地等组织起来;新就业群体党员相对集中的,依托街道社区(乡镇、园区)、合作企业等,灵活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跨区域流动的货车司机群体党员,依托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平台企业、货运集散地、司机之家等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目前,全省共组建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260余个。

管行业也要管党建。各地抓住行业党委这个“枢纽”,根据流动党员的行业、类型和岗位特点加强教育管理。

重庆市巴南区针对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工作地点不固定的特点,由行业党委牵头成立网约车、新媒体行业党支部,纳入行业归口服务管理,并坚持党建带群建,建立了一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联合工会,推动“团组织+青年社团”向新就业群体青年延伸,分类引导新就业群体回“家”。

无独有偶,江苏省如皋市发挥行业党委牵头抓总作用,开展货车司机群体“两个覆盖”百日攻坚行动,采取主要货运企业和物流园区党组织单建、行业联建、区域统建相结合的方式,成立8个货运企业党支部、14个网格化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实现党员货车司机全部纳入行业、属地“双重管理”,形成了“行业党委—流动党员党支部—党员司机”的组织架构。

整合资源找党员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在具体实践中,平台企业也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解决流动党员去向掌握难等问题。

顺丰速运公司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模式,通过从公司人力资源系统导出流动党员信息,结合实名问卷、“丰声留言”、电话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核实流动党员身份信息,在流动党员集中网点成立4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制定流动党员党支部工作制度,在党员快递员电动车、快递包粘贴党员标识亮明身份,让流动党员从“流入”到“融入”。

不仅仅是顺丰速运公司,满帮集团作为一家数字货运平台企业,打造“红色方向盘”企业党建品牌,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整合资源找党员。同时,不断完善责任体系、构建联动体系、健全组织体系、夯实保障体系,通过“四个体系”落实“两新”工委、行业党委、属地组织部门指导,加强同各级组织部、社会工作部、交通运输、工会等部门双向联动,建立同党建指导员、第一书记、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常态化沟通机制,制定《满帮集团党委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管理办法》《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履职标准》,有效将流动党员党支部管起来。

目前,满帮集团已在贵州、四川、江苏等地成立了40余个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1600多名货车司机党员亮明身份上岗。

(本报记者 陈丽英)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