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村的新生活(新闻特写)

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八个大字便映入眼帘。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战旗村考察,强调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七年时间过去,战旗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续书写着集体经济发展的大文章和乡村治理的新篇章。

在战旗村广场旁的“战旗·初心馆”,解说员正在给一群游客讲解着战旗村的创业史。

以前,战旗村只是成都一个普通的农业村,没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为了实现村庄发展和村民致富,战旗村八任党组织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在整合集体土地、盘活闲置资源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突破。

2015年,战旗村抓住全国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契机,将村里13亩闲置集体土地挂牌出让,收益超700万元。2019年,战旗村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2023年,村集体资产达1.1亿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多元。

走进“乡村十八坊”,古色古香的铺面里游人如织,研学团、手工艺爱好者络绎不绝。“乡村十八坊”是战旗村自主设计经营的集生产、研学、体验、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项目,通过对豆瓣、酱油、布鞋、蜀绣等传统工艺生产流程的立体展示,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乡村十八坊”的成功更为本地村民和战旗新村民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返乡创业大学生刘畅现在经营着一家酱园坊,他难掩激动地表示:“日子越来越好了。”

在战旗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刘畅一样选择回乡扎根。乡村“工匠”们的十八般武艺和海纳百川的天府农耕文明共同展示着人民群众的勤劳与智慧。

在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内,来自郫都区的100余名村(社区)“两委”干部正在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展开讨论,课堂氛围热烈。学院聘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为首席专家,组建了“温铁军工作室”,整合各类专家学者370余名,共同为基层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战旗村发展的每一步都是艰苦奋斗的典型例子。”温铁军表示。

近年来,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的学员们将关于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等先进经验推广至全国各地,并在广袤的乡村热土上落地生根。

战旗村广场上,村“两委”正在组织召开坝坝会,针对水管改造问题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建议,400余户村民参与,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分段停水更换”“破路后及时打围”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通过村民全程监督,村民的12项诉求与建议均得到有效解决。

“小水管”折射“大民生”,“微建议”实现“大幸福”。随着供水管网的不断改造,“幸福水”“放心水”滋润着战旗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我们有信心把战旗村建设得更加绿色、生态、宜居、幸福、和谐。”战旗村党委书记高德敏表示,战旗村将牢记习近平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郫都区推进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片建设为有利契机,开启战旗村发展新篇章。

(本报通讯员 韦佳)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