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聚焦提升“体制机制牵引力、新兴领域凝聚力、基层治理支撑力、服务群众向心力、改革创新驱动力”,推动全市社会工作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优化体制机制,着力建体系聚合力。调整设立市委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项工作组,由市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明确21个部门工作职责。统一明确134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由党委副书记分管并确定承接内设机构,完善开发区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切实加强社会工作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配备。印发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的实施意见,调整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推动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的职责具体化。成立行业协会商会部门联席会议,指导全市447个行业协会商会逐一明确行业管理部门。调整充实“两新”工委委员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规则,推动9个行业党委将抓党建职责写入部门“三定”规定,有效形成上通下达、一以贯之的全市社会工作体系。
抓实新兴领域党建,着力强组织扩覆盖。发挥“两新”工委横向协调、纵向指导作用,逐级推进“两新”工委实体化运行。将“两新”工委工作纳入党委书记全面从严治党述责述廉评议与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并作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强化“管行业就要管党建”的责任意识。部署启动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聚力开创经济发展新空间、开创社会治理新格局)三年行动,出台12条“暖新助企”举措,每个县市区选定两个重点突破方向,纳入政府民生实事。持续推动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大党组织培育力度,新组建432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单建率提升23个百分点。承办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和网约配送行业党建工作现场会暨“新新向党—骑鲁通”上线仪式,全面推开“骑手友好城市”建设,着力破解外卖快递行业“门难进”等难题。
构建善治格局,着力解难题促治理。召开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推进会,全市域推广党组织领办公益服务项目。加大社区工作者培育力度,组织开展专项招聘,落实“3岗18级”薪酬保障,做好动态调整配备,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达18人以上,8人获评第六届“齐鲁和谐使者”。推进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试点工作,完善村(居)民委员会工作事务清单目录,推动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指导各县市区修订完善《村(居)务公开目录》。推进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60个基层减负观测点,确保排查问题全部整改到位。联合25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工作事务、机制牌子、证明事项、印章使用和考核评比的实施方案》。
凝聚服务群众,着力解民忧暖民心。全力支持信访工作“陵县模式”迭代升级,找准社会工作切入点。推进人民建议征集规范化建设,制定日常征集、专题征集等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图,细化特邀建议人、人民建议征集直报点等制度,探索新兴领域直通车建设路径。启动“百社帮百村”专项行动,聘请5200余名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开展“党建惠企”大调研,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在参加敬老爱老志愿服务、公益捐赠帮扶救助、防范非法集资等活动中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召开志愿服务重点任务推进会,建立市志愿服务培训学院和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建设8个“校社融合”实践基地,增强志愿服务人才培训效果。常态化组织志愿服务大集、项目交流展示,发布志愿服务地图,打造“为民十匠”等便民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党员参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创品牌出亮点。持续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集中攻坚”等改革事项,带动整体工作跃升。联合市委党校,设立“德州市社会工作研究基地”,常态化开展社会治理领域重大社会问题调研。制定改革完善新就业群体支持和保障体系的若干措施、党建引领直播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审核、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实施办法,填补制度空白。承担人民建议征集、网络主播群体党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服务”等省级试点任务,加大“德志愿”等工作品牌建设,建设市县一体宣传工作矩阵,推动德州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共德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