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轻车”减负,破解“超重负荷”。基层是直面群众、直面矛盾的第一线、最前沿,基层单位是服务群众、推动治理的主力军。要聚焦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切实“为车减负”,让治理有的放矢、有效提升。减少事项流程,减少牌子机构,减少证明材料,既能让群众“少跑路”,又能让基层“缓口气”。
春节期间,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游玩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过去,港中坪村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它以基层减负为动力源,精准调配资源,强化赋能增效,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港中坪村进行考察。在党群服务中心院子里,村党支部书记段德喜向总书记汇报了基层减负后切身感受到的变化:“我们村部最多的时候有38块牌子,现在只有12块了。”
牌子“瘦身”的背后是基层“担子”的减轻。习近平总书记点头肯定并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鼎城区不断在基层治理中探索最优路径,推进基层减负走深走实。如今,鼎城区基层减负工作已初见成效,基层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服务群众的能力显著提升。
减负松绑,精力更充沛。鼎城区制定《“八个严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刚性规定,通过细致排查,在全区共清理了1584个冗余应用程序和工作群,压减率达60.4%,有效减轻基层干部的“指尖负担”。同时,取消强制登录、积分排名等做法,禁止将拍照打卡等作为考核依据,让基层干部从烦琐的考核中解放出来。鼎城区各村部挂牌数量减少2/3,村“两委”出具证明事项削减90%以上,开会、发文、“督检考”事项以及村干部工作群数量实现有效精简。
一网通办,效率再提速。坚持削减证明和下沉民生事项“两手抓”,鼎城区严格落实湖南省明确的村(社区)不再开具36项证明事项相关规定,制定“八个严禁”整治形式主义,着力从源头上为基层“降压”、在制度上为基层“松绑”。同时在全区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将131项高频民生事项下沉至镇村,实现“刷脸办、一次办”的便捷服务。各类事项网上办理率高达99.9%,平均办理时限更是缩短了57%,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强化保障,基础更坚实。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鼎城区大力加强各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给各村(社区)增加5万元运转保障经费,为基层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以港中坪村为例,该村先后修建港中产业路、高标准农田、稻作文明文化长廊、农事服务中心展示馆等基础设施,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大力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24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较上年度增长了28.57%,村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激励引领,动力更强劲。鼎城区注重从机制措施、待遇保障上激励,全区每年为每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发放3000元养老保险补贴,刚性落实年休假等制度,制定为优秀村(社区)干部提供事业编制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服务群众提供强大支撑。在鼎城区的大力推动下,各村(社区)积极创新方式方法,着力为基层干部减负赋能。谢家铺镇创新基层考核方式方法,采用激励机制替代传统考核方式,给予项目安排和资源分配倾斜,让村干部感受到信任与支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本报通讯员 齐正 魏芳)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