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建立社区服务清单体系

“跟我一起唱,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清脆悦耳的歌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塔社区活动室里回荡。“以前一到假期,我们总是为孩子的去处发愁,自己要上班,孩子太小放在家里也不放心。”社区居民王月说,“自从社区开设了公益课堂,我立刻给孩子报名,这里不仅免费,而且课程丰富,家长特别放心。”

这是宁夏根据群众需求提供精准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社区服务工作。2024年8月以来,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和组织部牵头,政法委、民政厅参与,区、市、县三级联动,对自治区664个社区进行全覆盖调查摸底,根据居民需求和部门职责,在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同意,以自治区党的建设领导小组文件印发了《关于建立社区服务清单体系 提升全区社区服务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省域、成体系对社区分类建立服务清单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意见》提出,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精耕细作,结合不同社区功能定位、管理半径、人口结构、群众诉求、工作任务等特点,将自治区社区分为7类,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三个服务清单”和序时管理、责任贯通、调度评估、示范引领“四项机制”,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服务清单纳入“十五五”规划,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合理配备社区工作者、加强财政保障。

据悉,《意见》主要有4个特点。在服务方式上,由“单一模式”变为“分类施策”,围绕社区居民的普遍性需求,提出30项共性服务事项,同时根据7类社区的特殊需求,提出40项需要强化的个性服务事项,服务更加聚焦。在供给主体上,由“独角戏”变为“总动员”,建立多方参与的服务新机制,部门(单位)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引入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服务更加全面。在供需对接上,从需求侧角度,将居民需求转换为服务清单,致力于把为民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让服务更加精准。在体制机制上,由“条线落实”变为“条块结合”,建立“责任贯通”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服务更加高效。

“《意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和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措施,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破题之举,是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有力抓手,旨在通过资源力量下沉、服务质量提升,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余剑雄说,“我们力争到2030年,使社区分类更加科学,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服务供给更加精准,服务水平更加优质,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本报通讯员 虎永军)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