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我又来参加志愿服务了,前几天看到你们发布的‘邻里帮’志愿服务活动,我赶紧报了名。”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融城社区的王阿姨乐呵呵地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参与志愿服务。
在融城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居民的习惯。然而,在2014年,因社区初创,群众基础薄弱、邻里关系淡漠、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并不高。
融城社区的改变,得益于志愿精神在大渡口区的落地生根。近年来,大渡口区委、区政府不断探索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强队伍、擦亮品牌及推进数字化管理等方式,不断改善社区环境、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王书记,10号楼的排水管破了,车库在漏水,赶紧安排人来看看!”蓝蚂蚁志愿服务队的张大爷给社区党委书记王智娟打电话,告知巡楼过程中发现的突发事件。王智娟迅速组织专业力量到现场排查,同时通知物业服务企业用水泵抽水,防止电梯涉水引发次生事故,因漏水点发现及时,修缮到位,这场紧急避险意外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融城社区常住人口1.3万余人,现有注册志愿者7028人,占比54%。社区结合实际,在成立蓝蚂蚁志愿服务队基础上,打造了“先锋红蚂蚁”“爱心粉蚂蚁”“文体橙蚂蚁”“环保绿蚂蚁”4支志愿服务队伍,围绕理论宣讲、环境保护、爱心帮扶、家电维修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助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邓锡芳是社区热心居民之一。每当看见有居民到社区投诉,她就主动上前搭讪,告知其工作人员正在做的事,并安抚大家的情绪。“都是一个小区的,本就知根知底,再加上耐心劝导,大家都愿意相信我。”邓锡芳说,后来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去清理垃圾,她也主动参与其中。时间一久,邓锡芳被左邻右舍熟知并信任。2017年,邓锡芳成立了“太阳妈妈”工作室,寓意像太阳一样温暖一方,像妈妈一样播撒爱心。
在邓锡芳的带动下,目前,“太阳妈妈”工作室已经聚集了623名热心志愿者,她们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围绕社区、家庭、邻里纠纷做公益调解人,自创调解工作法,先后调解矛盾纠纷2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超96%。
社区还以邓锡芳为原型打造了“AI妈妈”,居民只需手机扫码即可观看“太阳妈妈”讲医保、讲法律等宣传视频,还可一步直达“太阳妈妈”数字人专属互动界面进行互动交流,将更多政策法规送到居民的“家门口”。
同时,融城社区还利用技术化手段开创社区智慧治理新模式,搭建“德分宝”平台,整合社区理发店、超市、物业服务公司、影院等社会资源,构建物资换积分、积分换服务、服务换积分等多元可循环激励回馈机制,给予居民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善行有回报,形成了“付出、积累、回报”良性循环。目前已有超过50%的居民注册“德分宝”平台,累计晒出“好人好事”超12万件,总积分超120万。
(本报通讯员 范家龙 任欢欢)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