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指出,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出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20条措施,切实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内蒙古广袤的大地上,活跃着37万多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活跃在网上线下、奔跑于城市之中,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2025年2月7日上午,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一洗车房突发火情,情况十分危急。“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来不及多想,第一个念头就是冲进去救火。”内蒙古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营业部网点快递小哥张明明等7人拿上灭火器,迅速冲向火源发生地救火,在消防车赶到之前成功将火源控制住。由于救火及时,周边商铺免受牵连,保障了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蓝白相间的车辆,前机盖上张贴着红色的雷锋头像,车内放置着党员示范岗标识……包头市青山区雷锋车队成立18年来,队伍不断壮大,网约车司机们满怀热情,为辖区居民、独居老人、孕产妇等各类群体开展送医送药、代购代办、关心关爱等10余项服务,构建起一个大车队九个小分队服务网络,零距离倾听群众心声,用最短路径、最快速度解决群众的小事、急事、难事。
为更好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联合14个部门(单位)印发《关于做好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20条措施,进一步提升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强化政治引领
——让新就业群体在党组织周围集合
按照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要全的要求,把新就业群体联系起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能建就建、应建尽建、该建必建”,推动支部建在企业里、网格中、商圈里、楼宇上、网络上、产业链上,切实加大新兴领域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按照《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意见》要求,召开全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座谈会,研究制定集中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5类重点新就业群体,以问出心里所想、问明生活所需、问清发展所盼,建好管理体系、建强组织体系、建实保障体系,加强方向引领、加快发展引领、加深价值引领的“三问三建三引领”为总抓手,明确21项攻坚任务,深入开展摸清底数、找出党员、加强组织覆盖、优化组织体系、规范组织活动等工作。深入推进“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行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识别、排查,并建立工作台账。2024年以来,快递行业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4个,将201名流动党员纳入日常管理,推动7家主要品牌非公有制快递企业自治区级区域公司、2家中型分拣中心党组织全覆盖。当前,民营快递企业党支部从13个发展到48个,在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35名,新建基层党组织21个,组织878家新业态企业和4.6万余名新就业群体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按照党的政治和组织“两个功能”要强的要求,把新就业群体凝聚起来。内蒙古自治区紧盯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这个关键,建立了“两新”组织党组织和管理层共学共商机制,完成了新兴领域党员轮训任务。指导新兴领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要求写入章程,深化“四教融合”,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相关理论。实施重点民营企业党建惠企共同行动,对全区475家企业进行了集中走访。推动建立《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实机制,实施60余项具体举措。制定了服务保障自治区重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
按照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两支队伍”要硬的要求,夯实联系服务新就业群体的骨干力量支撑。为巩固和提升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抓基层党建业务水平,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两新”工委、行业党委、街道社区(园区)党组织积极指导开展“把业务骨干、技能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管理人才,把骨干技能人才培养成党员骨干”的“三培养”工作,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党员比例。聚焦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切实强化教育培训,形成“头雁效应”。加强对企业出资人、主要负责人、高管、行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核心技术带头人和关键岗位负责人的思想引领,让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加强新兴领域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择优配备600余名专职副书记,选派1万余名党员干部到新兴领域担任党建指导员。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发展党员向新兴领域倾斜,实行百强民营企业发展党员单列计划,平均每年发展党员300余名。
加强管理服务
——让新就业群体在关心关爱中奔跑
“我们不仅有了歇脚的地方,还能享受到吃饭、睡觉、洗澡这些贴心的服务,真是太方便了!”货车司机们说起“司机之家”赞不绝口。
内蒙古自治区将阵地建设作为“双强六好”(党建强、发展强,生产经营〈事业发展〉好、企业〈社团〉文化好、劳动〈党群〉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评价好)非公企业、“六个好”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的重要标准,通过“五个一批”,促进阵地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提升。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免费开放一批;依托“红色蓄能站”“红蜂驿站”“暖心驿站”“司机之家”等各类阵地资源整合一批;依托平台企业、快递企业网点站点建设一批;依托商圈楼宇、银行网点、加油站点等共享一批;依托闲置用房、下沉空间等资源改建一批,建设广覆盖、多层次、实用化的新就业群体党组织阵地。引导辖区内新就业群体党员就近到党群服务中心报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饮水、充电等服务场所,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不断完善新兴领域便民服务信息网络,结合“智慧党建”,建设网上党群活动阵地,为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提供便利。
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新建暖心驿站681个、司机之家39个,组建商会党群工作服务站49个,更好解决新就业群体停车难、吃饭难、歇脚难等问题,组织快递员免费体检3500余次,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服务750余人次,推动企业为快递员购买保险2万余人次,进一步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关心关爱和团结凝聚。
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指导各旗县区将已建成的“红蜂驿站”位置信息录入到“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电子地图应用软件中,提高友好场景知晓度与可达性,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十可”暖心服务(累可歇脚、渴可饮水、热可纳凉、冷可取暖、雨可栖身、伤可用药、餐可优惠、闲可社交、学可支持、难可协调),已累计服务2.8万余人次。
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对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开展集中慰问,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况和现实诉求,切实传递党组织的关心关爱。锡林郭勒盟开展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爱新聚力”(推进“爱新走访”,开展“爱新培训”“爱新教育”,维护“爱新权益”,亮明“爱新品牌”)行动;呼和浩特市举办“百城千校万企”专场招聘活动,宣讲就业政策,畅通就业渠道,吸引1.03万人参加,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40余人。
呼和浩特市印发《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方案》,推动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全日制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比例达90.7%,切实维护了快递员的合法权益;完善工伤保险体系,开辟“绿色通道”,将快递、外卖等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纳入工商保险制度体系范围,推动新业态企业从业人员参加职业伤害保障;内蒙古自治区“两新”工委与总工会、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市场监督监管局、交通运输局等8个部门加强与新就业群体的联系,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及时了解新就业群体所思所想,合理解决跨区域、跨部门难题;各盟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司法、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开展安全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力度,维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
参与基层治理
——让新就业群体在敬业奉献中发光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镇哈力盖图村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快递包裹按照编号分类,摆放整齐。“先前取快递都得到镇上,路远时间长,很不方便,现在不用来回跑了,在村里就能取,方便多了。”前来取件的村民说。
“这个服务站,现在除了收发快递外,还开展农牧业政策宣传,寄递农畜产品,代办普惠金融信贷、通信业务和农业保险等业务。”村党支部书记张江波说。
目前,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市区已经实现县级邮政管理责任落实全覆盖。依托县级邮政管理机构构建“1+11”行业党建组织体系,成立了1个市级快递行业党委、11个旗县联合党支部,建设11个党组织阵地。党建联建和“行业党建+乡村振兴”品牌建设深度融合,依托完善的邮政快递服务网络,全市1286个村实现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全覆盖,876个建制村设立农村牧区寄递物流服务站公益岗,709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建设成为多种业务叠加的标准化网点。
这些网点的背后,是快递员的辛勤付出。除了快递进村,越来越多的快递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2024年12月4日,呼和浩特市启动“小哥骑先锋”志愿服务行动,正式成立“小哥骑先锋”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已有3000余名快递员主动到350余个社区报到,帮助社区解决问题700余个,问题处置率达到95%。包头市聘用33名优秀网约配送员为包头市质量安全监督员,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升新就业群体社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无论在哪里都要发光发热。”这是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美团外卖骑手王永波经常重复的话。他带领美团骑手成立“先锋骑手”志愿服务队,累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6个,协助相关部门解决食品安全隐患事件2起……
内蒙古自治区引导快递员开展“五随”(参与社区安全问题“随手拍”、做好消防安全隐患“随手报”、助力解决居民困难“随手帮”、发现社区环境问题“随手清”、扩大社区宣传半径“随口宣”)志愿服务,争做基层治理“五员”(“隐患排查信息员”“平安创建安全员”“服务群众志愿员”“文明创建引导员”“政策宣传讲解员”),有效发挥“六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志愿服务的奉献者、平安家乡的守护者、交通秩序的维护者、绿色发展的践行者)作用,化治理变量为治理力量。
不止快递员,网络主播也立足网络平台,发挥自身优势,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我们会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宣传内蒙古的特色与优势,助力招商引资和文化传播。”网络主播摩登小姐妹账号运营者王丽娜说。像王丽娜这样的网络主播依托直播基地,服务近300家企业,直播基地产值超过3.5亿元。同时,互联网行业党委引领网络主播在网上讨论正向话题,主动引导网络舆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聚焦乡村振兴、困难群体,征集发布“微心愿”,号召广大网民踊跃参与网络公益活动,共计认领“微心愿”近9000个,吸引了近30万人次参与。
(本版内容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