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多方共治”,从“资源分散”到“效能聚合”

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力量(新兴领域党建)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深刻把握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任务要求,立足特大城市发展治理需要,积极探索,引导新兴领域各类组织、群体深度参与,走出了一条强党建、优服务、促共治的创新之路,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力量。

党建引领 把牢发展方向

郑州市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红色引擎”,“拉网式”摸排党组织覆盖空白点,聚焦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组建以及派驻帮建等多种方式,灵活组建党组织,做到应建尽建、能建快建。大桥石化集团是产业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以“党建强”引领“发展强”的典型代表。

大桥石化集团自2008年成立党组织以来,始终坚持把党建作为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总结出“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三力”经验,走出了一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径。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党员比例达到83%,党员数占职工总数的1/7,如今的大桥石化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数家子公司多板块融合的多元化集团。

“党建工作就是要讲政治、有方向,讲政治就是听党话、跟党走,有方向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管走多远,都不会忘记来时的路。”大桥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贵林表示。

近年来,大桥石化集团作为郑州市成品油行业协会会长单位,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在行业自律、纠纷调解、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营商环境。

精准服务 注入发展活力

为了让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和群体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支持,郑州市在关心关爱上持续用力,制定《郑州市“两企三新”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整合各方资源,为新兴领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

二七区淮河路街道新兴领域主体丰富,辖区内8栋商务楼宇汇聚企业1000余家,吸纳从业人员3万余人,市场主体总数超1.3万家。为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突破攀升的发展优势,淮河路街道组建以“科级干部+分包科室+属地社区”为主的15支党员先锋企业服务队,秉承“无事不扰、有事办好,精准服务、叠加赋能”的惠企理念,助力企业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人才、资金、资源、环境等难题。同时,积极倡导辖区企业与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发挥企业资源优势,认领社区微实事,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公益服务。

“街道党组织时常问计问需、送政策送温暖,这就是吸引力和定心丸。”这是淮河路街道辖区内很多企业主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多方共治 凝聚发展合力

郑州市以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已经超过40万人,他们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生活,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郑州市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网格化管理,在环境整治、为老为小、公益志愿等活动中发挥作用,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

管城回族区的“暖小新帮帮团”就是一支以新就业群体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他们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职业优势,化身文明行为的“引导员”和城市形象的“宣传员”,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帮手。

“凡人善举,爱心无限。”这是家住管城回族区的元先生在给“暖小新帮帮团”成员刘雷送的锦旗上写的感谢词。

2024年夏天,管城回族区北顺城街一位70多岁的老人抱着8个多月的小孙子突然走失,家人在业主群里发布寻人启事。正在送餐的美团网约配送员刘雷看到后,立即帮忙寻找,最终找到了老人和小孩,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从“单打独斗”到“多方共治”,从“资源分散”到“效能聚合”,郑州市不断以新兴领域为支点,探索撬动社会治理的深层变革。“未来,郑州市将继续深化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郑州篇章提供更多‘治理增量’!”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通讯员 路渐侠 雷宇)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